2013年43岁的王文辉,虽然身板消瘦,说话不多,却总是带着一脸谦和的微笑,仅通过外表人们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位高高瘦瘦,干劲十足还带着几分帅气的检察官竟是一位癌症患者,自1995年1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奋斗了17个年头。在同事们眼中他是执法办案的精英良将、勇战病魔的不屈斗士,在嫌犯们眼中他是刚正不阿、正气凛然、心细如尘的检察官,在被害人眼中,他是工作踏实,敢于较真,热情友善愿意为他们说话的知心人,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位好丈夫、好儿子、好女婿,是一位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肩上扛、什么苦水都往肚子里咽的真汉子。
牛刀初试进检院 勤奋细致炼真金
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湖南省检察院的增编补员考试进入了龙山县检察院,一来就被分到监所检察股。检察工作业务性很强,非法律专业出生让他感觉到有一点吃力,但是,再难又怎么样,作为湘西硬汉的他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工作中,他一直虚心好学,厚厚的法条被翻得破旧不堪,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注释,并且还形成了两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在工作之余,阅读法律书籍是他最大的“嗜好”,就这样他从一个法律的门外汉,蜕变成了一名业务精通的检察官。
在监所科工作期间,他敏锐的发现公安机关对监外执行人员的管理相当松散,就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的各大派出所收集监外执行人员的情况,写出了高质量的专题报告向县政法委作了汇报,并向公安机关发出了检察建议,自此,我县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管工作得到有效规范,大大减少了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小王是我接触的干警里面,最努力,最认真的一个,而且办事特别细致,特别让人放心。”原监所股胡贤明股长回忆起王文辉总是充满着自豪。
1996年7月,龙山的夏天热浪灼人,尤其是看守所更是燥热不堪,他冒着酷暑巡视在看守所里,有时连吃住都在看守所解决。有一次他细心的发现有一位嫌犯的神情有些恍惚,带着疑问他讯问这名嫌犯,在讯问中,这位嫌犯却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想说却又不敢说。
“你因为一时失足触犯了刑法,是应该受到处罚,但我更想让你知道,我们还是关心你、尊重你的,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他努力地对嫌犯做着思想工作。面对着这样真诚的检察官,嫌犯彻底打消顾虑,并坦言自己确实是偷了包工头的机器,但那是因为包工头看自己是外地人,每天欺负自己,还拖欠工资,百般无赖之下才想着去偷机器,现在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想举报包工头在装修工程中有偷逃税行为,但又怕包工头报复。得到这一线索后,王文辉马上调查核实,并将线索移交给了税务监察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为国家追回了12万元的税款。
刚正不阿显公义 淡泊名利亮气节
1998年,王文辉竞争上了公诉科的岗位。在公诉科工作期间,他敢想敢干,踏实认真,不逐名利,顶着巨大的压力,成功追诉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并在化解颜某父子上访积案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这起追诉案件中,王文辉认真审查了案卷材料,通过纵横对比、细心甄别后发现一起刑拘的三个共犯只移送起诉了两个,共同犯罪嫌疑人田某在被刑拘6日后,因基本犯罪事实无法查清,证据不足未被批准逮捕而释放,但是仍不能排除犯罪嫌疑,他决心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犯罪嫌疑田某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王文辉早在审查之初就收到了不少恐吓电话,扬言要是他要是敢让田某坐牢就要给他一点“颜色”瞧瞧,但是王文辉并未因此向黑恶势力低头,一接到电话就毅然地说:“不管你们采取什么手段,我都会秉公办理,如果他没罪,我们不会动他一根汗毛,如果他有罪,我们就绝对不会漏掉他。”
为了找到这些现场证人核实情况,王文辉和公诉科的干警一连十几次深入案发现场,久经波折才找到了案发时的见证人马某、葛某,收集了田某的犯罪证据。在王文辉收集的铁一般证据之下,田某不得不认罪伏法。最终,三个被告人一个都没有少的站在了被告席上,田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王文辉的业务精通,办案思路开阔,时常能跳出办案的固定模式,给出一些“金点子”,解决办案中的难题,但是却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07年,一起信访积案牵动着龙山县政法工作的神经,上访人颜某因营运车辆被扣押一事缠访缠诉已长达10年。凭着多年办案经验,王文辉向控申科的检察官建议,可否换个思路,从上访人车辆的营运情况是否合法进行考虑,重新调查取证。办案人员就此展开调查,惊人地发现颜某的营运车辆本属报废车辆,不能上路营运。此证据一出,上访人本来就知道自己是非法营运,再也不那么“理直气壮”,通过进一步的释法说理,颜氏父子作出了息访罢诉的书面保证,可以说王文辉在这个案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此案的成功息访,相关的办案人员收到了上级检察机关的嘉奖,但在表彰名单上却没有王文辉的名字,原来,在上报表彰名单时他连连推脱说什么都不同意:“我只是给出了一点个人的看法,这算不了什么。”
晴天霹雳战病魔 坚守岗位铸检魂
2005年,龙山县执法状况考评工作陷入低谷,王文辉临危受命,兼职干起了执法质量考评专干。执法质量专干是一项十足的“苦差事”, 全院一年平均有900多件案件,2000多册卷宗,近10万页,全部垒起来有7层楼那么高。几百万字的卷宗需要逐字逐句审核,看程序是否合法、看法律应用是否恰当,甚至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印章签盖都要一一审核。那一段时间,王文辉真的是“连轴转”,饿了,就吃一份盒饭,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然后接着干有时甚至灯火通明。距离执法状况考评的日子愈来愈近了,可是他的身体却迅速的消瘦,从2009年7月初开始,王文辉便秘流黑血,食欲急剧下降。分管副检察长向华见到此种情形后,不下10次催促其检查身体,但他却说:“就是肠炎的老毛病犯了,吃点药就没事了,现在正是年终执法状况考评的关键时期,等忙完了再说”。
妻子肖莉彬在帮他洗内裤时,看到内裤上的血迹,质问怎么回事。他却谎称是自己犯痔疮了,不要担心。自此,在每次洗澡时,他都偷偷地把自己的内裤洗干净。就这样一拖再拖,直到执法状况考评完全结束他才去医院检查。
妻子把病情告诉王文辉,王文辉既没有惊诧,更没有沮丧,他反而安慰妻子:“不就是一节肠子,割掉了就好了,到时候我依旧又是一条湘西汉子。
手术前半个小时,向华打电话过来问:“现在情况怎么样啊?”“没事,我还好,只是我这一进去还不晓得能不能出来,执法状况考评的结果怎么样,叫老向盯紧点?”
当得知院里执法状况考评位列全州第一名、全省34名时,刚动完直肠切割手术的王文辉欣喜若狂,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对前来探望的同事说:“这个消息真的是比杜冷丁还管用”。
奋力前行不言悔 千丝万缕检察情
直肠切割手术后,王文辉平均20几天化疗一次,半年间化疗了9次,每天都有大量的药物进入他的身体。化疗时,口中又咸又苦,浑身骨头刺痛,甚至呕吐时经常性连胆汁一并吐出来,但他都默默忍受,并且无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当时,你要是早点去看医生病情还不至于如此恶化。”略懂医术的岳父讲到这里已是老泪纵横。
“我个人身体那是小事,单位工作那是大事,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会先把工作做好。”他拉着岳父的手坚定的说道。
出院后,单位给予他一年的休假治疗,可是休假还不到半年,他又毅然回到自己熟悉的办公室、熟悉的工作岗位上。因为他离不开自己用一生孜孜追求的检察事业,离不开自己曾播撒青春,留下汗水的检察岗位。而此时的他,每天都要服用五六种抗肿瘤的药,每顿饭只能吃小半碗汤面或稀饭,每个月要到去长沙一趟,让老中医把脉,再根据身体情况开药,直到现在依旧都是这样。
“人活一天,就要精神一天,身体再差我总能干点事 吧。”在同事关切地劝他回家休养时,他总是这样说到。
“王文辉从没把自己病人看,干起工作来比任何人都卖劲。”龙山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何强清如是说。
2011年4月的一天,阴雨连绵十来天后终于露出了久违的阳光,而此时,正值烟叶种植的季节到了大安乡,时任预防科科长的王文辉带着预防科的干警小王一丘田一块地找烟农访问,到了傍晚,又打着手电筒,摸索着乡间小路,挨家挨户与烟农交谈,全然忘了自己是一个刚出院不久的癌症病人。可是刚走出最后一位烟农的房子,王文辉就捂着下腹,脸色苍白,差点儿晕倒。小王非常担心着王文辉的身体,而王文辉却告诉小王:“龙山一个种植烤烟的大县,有数万名烟农,烤烟行业的规范有序关系老百姓的切实利益,不能因为我的病情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王文辉本来就十分关注时事,一次他看到有关征地拆迁问题的介绍,觉得征地拆迁工作的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开展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确实存在许多监管的漏洞,可能会滋生各种职务犯罪问题。于是,他就和预防科的干警小王于2012年8月共同开展了为期长达半年的调研,这一项调查,可能“戳”到一些人的利益,在调研时就吃了不少“闭门羹”,但是仍旧坚持用最真实的数据反映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并撰写出了《龙山县土地征收预防调查报告》,该文在州、县两级政府引起巨大反响,2013年3月,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亲自批示,龙山县按照该文的建议加大对征地拆迁工作的监管力度。
纤尘不染真汉子 大爱无疆检察人
王文辉是一个湘西硬汉。面对病魔的威胁,他不仅没有被吓到,而且总是保持着快乐。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他的肩上背负太多的责任。
王文辉一家三口,妻子早年下岗,女儿才上初一,仅靠他一人微博的工资艰难度日。再加上患病以来,前后手术和化疗花去近5万元,后期医药不能中断,每月仅药费就得2000多元,家庭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即便清贫,王文辉从未就自己的病情和家庭困难四处求援,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更是没有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单位为其住院垫付的医疗费,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打了借条;单位同事纷纷为其捐款,他都婉言谢绝;去长沙抓药,单位表示派车和报销他的住宿费,他却说办案用车要紧,来回1000多公里,都是自己坐大巴早晨去、晚上回;烟叶收购商把一个红包塞给他,希望对其缺斤少两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他却义正言辞地说:“我家境虽然不好,但如果我收了这肮脏的钱,就等于我泯灭了做人的良心”。
然而,在2013年3月份,他的兄长也住进了医院,亟需一大笔医药费进行治疗,家境如此清贫的他拿出了每天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万元钱给兄长送去了“救命钱”。殊不知这不仅是他兄长的“救命钱”,更是他自己的“救命钱”。
除了对家人好之外,对其他的任何人他都是一个十足的“热心人”。 单位组织义务献血,他偷偷报名参加,只是最终因为身体原因,愿望没有实现,四川雅安地震爆发,他又偷偷跑到单位捐了一百元钱,并满脸歉意地说:“钱不多,只能表下心意了。”
2006年6月的一天中午,他在办公室外的走廊里看见一位年近6旬的大娘局促地站在原地,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便走过去问问,原来大娘是一位单亲妈妈,儿子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可能要陷于牢狱之灾,家庭十分困难。这本来不是他的案子,可热心的他立即联系大娘所在的乡镇、村,并经多方奔走联系,帮助她办了低保,解决她生活的保障。
王文辉就是这样一位铁铮铮的检察斗士 ,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曲属于检察人的赞歌,数十年如一日,无论病痛折磨,无论生命的荣枯,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惩恶扬善,捍卫公正,无愧于高高飘扬的党旗,无愧于熠熠生辉的检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