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人民法院以支部为单位,推行青年干警“导师”制度,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帮教、互帮互助的方式,为青年干警营造了良好的自我发展平台。
建立青年干警导师制度 “以老带新”促进青年干警成长。建立青年法官“导师”制度,选择工作经验丰富、政治、业务素质俱佳的资深法官担任培养人,1名资深法官结对1至2名青年法官,一方面指导青年法官的审判业务,传授审判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将老法官的优良传统及作风传承给青年法官。根据青年法官的审理水平,适当加压,逐渐让他们承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积累遇到突发事件时处理问题的经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老法官全方位指导年轻法官提高法律业务水平、观察思考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切实提高青年法官审判工作技巧。实行“一带一”、“一带二”传帮带的办法,进行牵手帮带,有针对性地组织干警进行多岗位的适应性培训,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精心选择一些疑难案件,组织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业务能手进行分析评议,认真分析在办理疑难案件中的证据审查、证据运用、证据把关等方面的问题,总结办案经验,不断提高年轻干警的收集证据、分析证据、运用证据证明犯罪的能力,引导年轻干警通过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规定“老”法官每月与年轻法官至少交流3次、给年轻法官开3至5次示范庭,充分发挥专业型法官“传、帮、带”作用,共同提高案件审理水平,帮助其提高审判技能。一对一”帮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先是庭前准备、庭审驾驭、庭后合议、文书撰写等司法实务技能明显提高。”纠纷疏导、矛盾化解、理论调研等综合素质也得到明显提升。一些青年法官短时间内挑起了工作‘大梁’。”引导青年法官树立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调研态度,先后发表理论文章、宣传稿件40多篇,进一步提升了青年法官的理论素养和调研能力。
检查督促青年干警的学习情况。根据以老带新工作组要求,指导老师制定的指导方案,推荐必读书目,“导师们”要定期检查督促青年干警的学习情况;青年干警要积极主动地向指导老师学习请教,随时随地的向指导老师汇报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季度进行一次学习小结,年底应就全年的工作学习情况写出帮教总结交指导老师审阅;此外,还注重成果转化与经验传承,鼓励青年法官将习得的审判经验转化为调研成果,并且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传承成长经验,从而实现基层法院人才可持续发展。
建立青年干警成长档案,对青年干警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记实,详细记录青年法官、干警的学习、培训、廉洁自律、提拔、奖惩等情况,并及时了解和考核,考核情况与评优评先、晋级晋职和岗位交流紧密挂钩,成为评价、管理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