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法制建设是中国依法治国这一理念落实的根,加强社区法治建设是中国法治理念的根源性落实。在长期的社区法制建设工作中,贵州省都匀市人民法院逐渐探索出“五步工作法”,目前该院社区浦发工作运行平稳有序,走势良好。
该院社区法制建设的“五步工作法”,是指充分激发居委会的管理功能、动员组织社区居民尊法学法用法,着力抓好青少年普法工作、通过现场开庭以案说法和强化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司法确认工作。
激发居委会管理潜能
充分激发居委会的管理潜能,就是要紧紧依靠和激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功能定位,让法院成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得力帮手,做到社区与法院的无缝对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由于此项工作为社区管理带来诸多利好,因此深得居委会欢迎。
例如,与该市墨冲镇清河村合作,在该基层自治组织建立法官工作站和便民诉讼联系点,依靠基层组织的中转或联络,只要存在矛盾纠纷,基层组织将先行调处,无效时法官将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处,从而让居委会、村委会的法制建设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动员居民尊法学法用法
动员组织社区居民尊法学法用法,就是人民法院承担社区普法宣传的工作职能,深入群众中间宣讲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帮助群众树立法治意识,知道遵守法律得自由,学习法律明事理,运用法律自觉维权。形成人人讲习法律,人人遵纪守法,人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治氛围。
例如,该院深入广惠办事处广惠社区、沙包堡办事处迎恩村等处开展法律宣传活动,通过摆摊子、讲段子、说案子等形式开展法律普及活动,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播种在社区居民的脑海中。
抓好青少年普法
着力抓好青少年普法工作,就是深入社区学校和居民聚集区,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向青少年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向未成年人讲解婚姻家庭法关于父母子女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特别就未成年人容易涉及的抢夺、盗窃等高发犯罪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小小少年成为遵纪守法的典范。
例如,该院深入都匀市第二小学等中小学,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法律知识,讲述都匀法院法治好故事,发放宣传资料,让学生们从小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思维。
现场开庭以案说法
通过现场开庭以案说法,就是讲法院的开庭审理搬到社区居民大院,搬到案发的第一现场,搬到群众所熟知的公共场所,并召集社区群众前来旁听,通过法官的现场辨法析理,通过法官对案件是非曲直的讲述和判断,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实事真事通过法律审判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将法的观念深入人心。
例如,该院第一法庭将开庭地点选择在匀东镇大坪农家小院,现场审理王某与莫某因建造房屋阻挡对方通行而引发的相邻权纠纷,通过现场讲述相邻权的法律概念帮助老百姓树立人人行个方便、人人遵纪守法的法治意识,为构建和谐乡村添砖加瓦。
强化社区司法确认
强化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司法确认工作,是该院充分发挥诉调对接机制的职能作用,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法律培训,将诉前调解与人民调解无缝对接,将人民调解协议与司法确认工作无缝对接,这种平等协商、及时介入和不交费用的工作方式,不仅效率高,而且十分有效,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和群众都十分欢迎。
该院第三法庭在平浪镇加强了对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努力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对由人民调解组织居中调和形成的调解协议经绿色通道司法审查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快速予以司法确认固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极大地提升了司法效率,为快速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树立人民调解组织的权威发挥了司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