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维护国际公共安全
当今世界,各国安危与共、唇齿相依,维护国际公共安全事关各国切身利益,也是每个国家应尽的责任。中国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同各国增进互信、弥合分歧、深化合作,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共护的安全新路。《建议》阐明了中方维护国际公共安全的明确立场和有关举措,展示了中方坚定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决心和诚意。
(一)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当前,全球恐怖主义出现新一轮回潮,严重威胁国际和地区安全稳定。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开展国际反恐合作,同近20个国家建有反恐政策对话机制,并深入参与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全球反恐论坛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反恐合作,遏制恐怖主义滋生蔓延。我们将继续通过双多边渠道推进反恐合作,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反对采取双重标准,反对将恐怖主义同特定国家、民族、宗教相联系,努力推动国际社会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外国恐怖作战分子、暴力极端主义等领域取得更多实质成果。
(二)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一贯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维和行动25年来,累计派出三万多维和人员,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唯一出兵、出资均位列前10位的会员国。今年我国首次向南苏丹派出维和步兵营,年内还将首次向苏丹达尔富尔部署直升机分队。我们将继续坚定支持并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力度,坚持维和行动的基本原则,推动维和行动改进授权和规划,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重视解决发展中国家关切,使维和行动更好发挥止战促和的作用。
(三)加强防扩散国际合作
二战结束70年来,国际社会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军控与防扩散条约,为维护国际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一贯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实现防扩散目标,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核心作用,平衡处理防扩散与和平利用的关系,反对歧视性措施和双重标准。中国已经参加了防扩散领域的所有国际条约和相关国际组织,将继续全面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事务,认真履行条约义务,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合作和国际规则制定,维护国际军控和防扩散体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敏感问题的政治解决,坚定致力于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和无核化进程,成功主办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积极推动乌克兰问题政治对话进程,为推动伊朗核问题谈判达成全面协议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我们坚持通过和平方式处理同有关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已经同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国家彻底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倡导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得到地区多数国家理解支持。我们将继续秉持公平正义,坚持通过对话协商方式推动有关热点敏感问题得到妥善管控和解决。
(五)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通道安全对于确保世界贸易、物流、航运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中国80%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海运,对国际通道安全有着重大关切。我们迄今已向亚丁湾派出21批护航编队为6000多艘中外船舶保驾护航,在海上灾难救援、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保护、打击海盗等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海上安全对话与合作,构建有关多双边合作机制,努力保障国际通道安全畅通。
(六)加强多边和双边协调,参与维护全球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是人类社会共同财富,维护网络安全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方主张国际社会本着和平、主权、共治、普惠原则,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我们积极同有关国家建立网络事务对话机制,参与多边网络对话与合作,推动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帮助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黑客行为。我们将继续深入参与网络领域相关国际进程,为维护全球网络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今后五年,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经济社会有望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将再上新台阶。随着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更好地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提出中国倡议,发挥中国作用,作出中国贡献。可以预见,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将更加鲜明,世界也将更多感受到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正能量。我们愿同各国一道,携手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