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贵州省铜仁市治安整治“7+X”行动深化拓展年。在活动的开展中,该市综治委以深化“平安铜仁”建设为载体,以“五项行动”为抓手,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突出抓好严打犯罪“雷霆行动”、治安乱点“清除行动”、整肃毒品“扫毒行动”、平安校园“护校行动”、医院环境“整治行动”和网络整治“净网行动”、“天网地网”等重点工作,强化措施、加强调度,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宣传发动治安整治“7+X”行动氛围浓厚
2015年,铜仁市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以五项行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平安铜仁大宣传”行动,开办了平安铜仁微信、铜仁长安网、平安时空专栏等,通过电视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传单、制作板报和宣传栏、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造势,营造了该市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共同参与治安整治行动的浓厚社会氛围。
2015年以来,铜仁市各政法部门已开通微信45个,“平安铜仁”、“铜仁公安”已被列为全国、全省政法宣传重要媒体,“平安铜仁”微信关注人数达2万余人,创办了“铜仁长安网”,目前刊发信息达7000余篇。同时,各区县还利用电视、报刊、手机短信、宣传栏、标语等,大张旗鼓开展平安铜仁宣传活动。
开展创建活动掌控辖区治安形势能力提升
铜仁市按照“保平安、促发展”的要求,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治”的方针,深入排查“城中村”、矿区、工区等重点地区,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重点部位,娱乐场所、征地拆迁、矿产开发等重点领域,找突出治安问题,制定打击计划,同时,继续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村寨”等多种创建活动。
在创建“零发案小区”行动中,该市计划创建626个零发案小区,其中物业式小区93个、单位式小区311个、松散式小区222个,目前达到“零发案小区”标准的小区共374个,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目前,沿河县、印江县、玉屏县、万山区、江口县已建成教育局、公安局、学校“三位一体”的监控平台。该市已建成标准化警务室642个、技防一体化建设监控平台494个,与天网工程联网302所学校。各校备足配齐“七小件”10167件;灭火器5764具、应急灯3686个安全警示标识3156个。一系列专项行动的开展,为建设良好校园环境、高品质学习氛围提供了积极保障。同时狠抓医院环境整治不放松,彻实维护医疗环境安全规范运行,加强医警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治安防范能力。
背街小巷亮化和吸毒人员大收戒行动开展以来,道路亮化472条,硬化353条、绿化260条,累计治理乱搭乱建摊点1925个,卫生合格率达97%。在吸毒人员大收戒行动中,1-8月,共查处吸毒人员2033人,强制隔离戒毒785人,其中社区戒毒520人。
坚持重拳出击治安整治“7+X”行动成效凸显
铜仁市根据各地排查情况,由该市综治委多次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各个治安重点地区治安复杂程度的不同,通过排查、核实、梳理,挂牌整治13个治安重点乡镇和12个治安重点学校,通过排查摸底,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问题准、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挂牌整治的,落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协作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改变面貌;被挂牌整治的地方认真研究对策,以解决影响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决铲除村霸、乡霸、矿霸等黑恶势力及宗族势力,努力消除造成“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校园及周边、重点工程及大型企业周边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治安乱源。
据统计,2015年1-9月,铜仁市共破刑事案件8117起,破2067起,其中八类案件389起,破285起,命案43起,破43起;治安案件受理8567起,查处8146起,查处违法人数6393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13341起,发生火灾事故199起,重伤7人,经济损失477万余元;打击黑恶势力团伙65个,其中涉黑团伙1个;摧毁盗窃团伙12个,抓获犯罪分子47人,抢劫团伙1个,抓获3人。
强化防范设施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强化
铜仁市目前已建视频探头10200个,报警点870个,卡口55个,派出所监控室28个,市级监控报警中心1个,县级监控报警中心11个。
在人防方面,目前,铜仁市已建校园警务室699个,各学校配备保安共3958名,医院警务室20个,各医院配备保安389名,医疗机构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2746个;已组建特巡警11支2308人,城区治安巡逻队72支2500人,乡镇义务巡逻队188支3659人,农村巡防力量配备46554人,护村护寨队2769支36351人;中心城市楼群院落值班守护率88%,机关单位保卫值守率100%。全面加强街面巡防和基层警务工作,扩大完善了治安岗亭和出城武装检查站,配备了特巡警和巡防辅警。2015年建成监控点880个,卡口12个。
铜仁市治安整治“7+X”行动的开展,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为铜仁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