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区交通支队与西城区市政市容委、属地街道和什刹海管理处等部门联合,对什刹海旅游景区周边交通秩序进行专项整治。西城交警支队对部分联系不上车主的车进行了拖车清移。
按照市公安局“治堵,治乱,治祸”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总体部署,市交管部门综合各部门力量,采取调整交通组织优化渠化,增设完善交通设施,加装非现场监控设备,实施区域停车自治等措施,开展区域自主整治。
记者在现场看到,胡同道路狭窄,路宽约5-6米,不少附近居民的车辆停靠在道路两侧。据柳荫街工作站站长徐刚介绍,平时有不少居民反映家门口道路被堵,出不来。
“违法停车一个是妨碍了正常的交通通行,也会影响一些社会救援车辆,比如消防车的进入。”西城交通支队西四大队大队长李超介绍,“消防车本身很宽,这么一堵就进不来,特别现在冬天到了,天干物燥,发生火情对人多的景区、平房区来说很危险。”
而对附近居民来说,一方面有人抱怨停车堵塞交通,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附近停车位有限,没有停车地。
疏解结合开辟更多停车位
西城交通支队在梳理管界交通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柳荫街道路实际特点和现状,多举措开展综合治理和整治。
一是“疏”“解”结合。为确保交通组织优化和管控措施的有效实施,西城交通支队前期联合什刹海街道,向市民群众发放《告居民一封信》开展文明守法出行的入户宣传。同时什刹海街道为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积极开辟停车泊位,并实施停车区域自治。
二是“疏”“导”结合。西城交通支队在柳荫街北段增设中心隔离护栏,通过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合理划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空间,确保各行其道,减少交叉影响,压缩违法停车空间。同时在柳荫街和后海南沿相交路口,增设机非护栏,施划禁停区,增设人行道桩,调整完善交通标志。
三是“疏”“管”结合。西城区政府增设非现场监控设备,加大对违法交通行为的视频抓拍和处罚力度。西城交通支队将先后对北礼士路、鼓楼大街、长安街、平安大街、金融街地区等10余处路口路段开展交通组织优化渠化,打通“堵”点,疏通“结”点。(张婷 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