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近日,辽宁省抚顺市召开了综治干部培训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综治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抚顺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刘春利进行了多方面阐述。
亮点一: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 确保社会平安
刘春利:2015年以来,抚顺市综治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履行综治职责,加强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
近年来,抚顺市新抚区坚持“摸排监控不走过场、服务救助不少一人、管理到位不落一事”的原则,不断强化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力度,通过深入社区(村)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摸排调查,反复摸排,反复梳理,设立了辖区内精神病人员信息库,做到了一人一档,逐一分类地建立了精神病人档案,并建立了以街道(乡)为单位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平台”,对辖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摸排。
同时以定期走访、电话问询等形式协助公安机关对本辖区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工作。把辖区内精神病人员分为,常住人口中原在帐的精神病人员,常住人口中未确诊但是有肇事肇祸行为、精神不正常人员,流动人口中的精神病人员3类实行分类管理,一人一策。
此外,新抚区还建立了由区综治办牵头,公安分局、民政局、卫计局、残联、财政局、派出所和各街道(乡)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在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危险性评估、随访管理、应急处置、医疗救治工作中,存在疑难问题时,及时启动联席会议制度,召开联席会议商讨解决。特别是对就医有困难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通过联席会议协调民政局、财政局申请对其进行资金救助,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件的发生。
亮点二:城乡网格管理 打造一方平安
刘春利:抚顺市加强了基层基础建设。会同民政等部门在全市进一步开展了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并在顺城区启动了综治信息化试点。同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平安创建活动。
年初以来,抚顺市顺城区河东街道为进一步加强街道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在原有办公用房的基础上,专门在半岛假日小区物业争取到3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建立了接待民生热线、民生电子信箱、民生微信、民生网格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来人来访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中心。
同时,在原有“民生热线”和“电子信箱”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民生微信”,公示在全街606个楼洞,并指定3名同志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年初以来共接待受理民生热线、电子信箱、民生微信共计104件,纠纷57件,受理率100%,承办、转办成功率100%,为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搭建了绿色通道,配备了“金钥匙”。
抚顺县后安镇以“户联网”为切入点,“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平安”,通过网格化管理有力推动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后安镇的做法是:划好片、找好户、选出村民信任的好“管家”。他们按照地域位置和户数划分片。把“户联网”工程与社会稳定、综治整治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相结合,在平安镇建设中,真正发挥了互联作用,成了党委、政府与村民的连心桥,促进了后安镇平安发展。从而让更多的村民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暖,切实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
亮点三:矛盾排查调处 促一方和谐
刘春利:年初以来,抚顺市加强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专项行动,积极推动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9225件。
近年来,抚顺市东洲区哈达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坚持“不制造矛盾,不回避矛盾,加强制度约束”的理念,不断强化矛排制度建设。并负起维护地方平安稳定的第一责任,坚持常规排查、专项排查、联合排查相结合,采取“三种模式”化解矛盾纠纷,实实在在地将矛盾纠纷全部消化在本级。同时,哈达镇建立了由镇主要领导挂帅、镇综治办牵头,联动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及镇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推动形成了化解矛盾的工作合力。
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刻研究分析,提出了以“五连五促”为抓手的工作思路:
一是设立“连心箱”,促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二是带“连心本”,促进化解矛盾在基层。
三是建“连心卡”,促进矛盾纠纷抓早抓小。
四是定“连心员”,促进“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矛排。
五是架“连心桥”,促进基层更好地服务群众。通过“五连五促”活动的开展,使湾甸子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亮点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保障人民平安幸福
刘春利:2015年以来,抚顺市紧紧围绕解决影响平安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并发挥了综合实战效能,有力地促进了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镇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筑牢防范犯罪的坚固防线,组建了切实管用的群防群治队伍,增强了社会治安防控的基础力量。截至2015年10月末,全镇发生刑事案件6起,同比下降33.3%;治安案件20起,同比下降23.1%,并加强了物防设施建设,增强防盗能力的基础力量,没有发生一起被抢夺、抢劫案件,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同时,苇子峪镇舍得资金投入,增强了技防支撑能力。目前,全镇个体安装视频监控设施60余处,有效发挥了技防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他们把亮化工程列入技防体系中进行动态巡视和维护,主要巷道和偏僻角落始终保持亮化无死角,极大提升了村民夜间出行的方便和安全指数,全镇没有发生一例夜间刑事、治安案件。
亮点五:平安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
刘春利:近三年来,抚顺市平安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在望花区召开了“全市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力推进了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有平安志愿者队伍近10万人。
自2006年开展平安建设以来,抚顺市望花区已累计8年荣获省级“平安区”称号。望花区一直以来把平安建设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2015年以来广泛开展了平安进万家活动,各个街道在平安进万家活动中的做法虽然各有千秋,但归根结底都是为群众服务,帮助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平安就在身边。
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道为减少安全事故,保障辖区平安,成立了“平安管家工作站”,将平安工作“五级五覆盖”创新延伸至“街道—社区—楼院—楼栋—平安管家”五级联动机制,确保工作站管大家,平安管家管小家,家家安全。切实解决了辖区内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人群遇到的安全问题,并为辖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推进了望花区的平安建设。
对于下一步工作,一是着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以确保公共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进一步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符合抚顺实际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二是着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注重目标引领和事要解决,持续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要紧紧盯住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和重要时间节点,加大排查治理力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要依法及时疏导和化解,避免社会矛盾激化。要不断完善解决机制,进一步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联动衔接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三是着力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推动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深入推进平安县区、平安乡街、平安社区(村)三级联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