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司法局举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座谈会

2015-11-18 09:20  来源:法制生活报

  近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司法局邀请独山县基场镇领导、基场镇水岩村干部到州司法局座谈交流,研究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独山县司法局领导、水岩村“第一书记”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独山县基场镇领导介绍该镇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以及水岩村产业发展定位。水岩村“第一书记”李洪梅,村干部吴英凯、韦祖席等介绍水岩村经济社会情况,提出建设刺梨种植基地、发展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的想法和愿景。该镇党委副书记田茂彪代表基场镇党委、政府感谢黔南州司法局关心、支持基场镇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以来,该局连续四年帮扶基场镇水岩村,投入资金累计53万元。

  黔南州司法局局长骆紫光、纪检组长黎方文、副局长潘晓军等仔细聆听情况介绍,并同镇、村干部一起交流讨论,共同研究水岩村产业选择、发展路径和具体实施步骤。大家一致认为,水岩村基础薄弱、贫困面广、集体经济尚未起步、扶贫攻坚难度较大,要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的要求,紧密结合水岩实际,整合多方力量,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骆紫光强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形式,州司法局将认真按照州委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包括水岩村在内的帮扶联系点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共同发力,才能持续推动扶贫开发,当前要着力发展产业,解决水岩村“空壳村”问题。要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扶贫开发进程。村、镇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客观分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济,形成特色产业。州司法局将协调州、县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要找准发展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选择适应于水岩发展的农业项目,潜心培育主导产业,科学防范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实力。要真抓实干,把“想法”付诸于行动。依靠党员干部和创业青年,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实现扶贫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骆紫光指出,刺梨产业是朝阳产业,黔南州内龙里、长顺等县,州外遵义、六盘水等地的刺梨种植已成规模,产业发展成熟,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发展经验。要充分征求专家意见,拟定项目规划,明确组织框架和项目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黔南州司法局将提供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