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警方积极探索创新警务模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下一步,该市将以深入推进“四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公安工作效能,围绕群众需求不断改进服务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为厦门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走现场:事故理赔用微信红包巧妙快速处理交通事故
11月13日上午8点10分钟,岛内各主干道上,车流量越来越大,厦门交通又进入新一天的上班交通早高峰。
在仙岳路万达路段,两部小轿车发生追尾,刮擦、掉漆,车辆车损不大,不过事故占用一个车道,造成交通滞留。正在附近执勤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桥隧大队快速路中队副中队长刘刚迅速赶到现场,启动快速处理机制,拍照取证,并引导事故车辆到路边停靠。经初步调查,后方车辆追尾,负主要责任,应赔偿前方车辆150元。刚好责任方没带零钱,怎么办?经刘刚协调,双方现场互加微信,通过微信红包支付的方式,付清了赔偿。
从事故发生到处理结束,不到5分钟,事了,人和,路也通了。
“疏导拥堵交通,有时候就像抢救心梗病人一样,需要争分夺秒。”刘刚说,以交通高峰期的成功大道为例,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短短2分钟时间,车流就可以拥堵出两三公里。
交通,每天涉及百万市民出行,被列为第一民生警务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交通事故“快出警、快处置、快撤离、快疏导”的“四快”的变化,源于厦门警方的优化警务改革。2015年4月1日,成立了桥隧大队,尤其针对仙岳路、成功大道两大岛内交通主动脉,成立快速路交警中队,优化效能,科学用警,最大限度提高出警速度,减少路道拥堵,岛内交通警情大幅下降。
亮举措: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压缩流程方便群众
治堵保畅,改善交通环境,只是厦门警方提高效能、主动作为的一个缩影。2015年以来,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市公安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开展“比效能看作为”党建主题活动中,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引发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厦门警方主动融入,在开发区、重点工程建设工地设立警务室或治安执勤点,确保第一时间掌握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和周边治安状况。与此同时,建立案件“台账”登记、承办责任民警和督办领导、挂牌督办等制度,从严、从快查处涉及重点项目建设的各类案事件,坚决打击干扰重点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在打击犯罪、保障发展的同时,厦门警方还在出入境方面提升服务效能,办新证时限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减少到9个工作日,再次签注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到6个工作日。下一步,结合“互联网+”,预计自2016年元旦起全面推行预约办证,破解出入境窗口拥挤难题;在人口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户籍窗口服务,将十项户口办理时限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调整为材料齐全、当场办结,对可以不开的证明不让群众开证明,可以不回原籍办理手续的不让群众来回往返。(吴俊鸿 厦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