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宫公安局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新跨越

2015-11-09 16:49  来源:河北法制网

  近年来,河北省南宫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从转变执法理念入手,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警种特色的“执法亮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学习,促养成,提升民警办案能力。建立硬性的学法制度。建立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民警集中学习制度、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切实做到民警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单位组织培训每月不少于2天、民警每年学法笔记不少于一万字,针对群体性事件处置、新闻舆论引导、突发事件应对、群众工作等进行执法培训,提高民警的依法履职能力。采取灵活的学法形式。在基层所队普遍推行以案析理、以案说法和旁听庭审等学法形式,各执法单位每月开展以案说法活动不少于两次,办案民警每人每年参加庭审不少于两次,重大疑难案件办案民警必须旁听。抓好信息化应用培训。围绕“警综平台执法办案系统”的操作应用、法律文书与笔录的制作、同步录音录像应用等问题对各部门的业务能手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建机制,明责任,全面规范执法环节。健全工作制度。从工作职责、奖励处罚、责任追究和廉政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了6大类13个制度,形成了一套涵盖各执法岗位、执法环节的执法规范体系,为执法办案提供了制度保障。规范办案程序。制订了《接处警工作模式化流程》、《审讯行为规范》等6个执法规范,切实提高了执法公信力。强化执法监督。建立起办案民警、兼职法制员、部门领导、法制大队、局领导对案件办理过程的五级审核审批责任制,实行“日晾晒”“周点评”“月通报”以及重大案件“一案一评析”制度,确保执法质量,保证执法规范化。

  讲程序,促公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严格落实“三回告”、“三告知”、“三公开”制度。三回告即立案回告、破案回告、结案回告,三告知即在诉讼过程中,告知被害人、证人、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及义务,三公开即采取当面、书面等多种有效形式,将办案程序、办案时限、办案结果向当事人和群众公开。实行重大案件多层面集体审核制。对重大案件和变更强制措施的,一律提交局党委会和法制部门专题研究审核;对疑难案件、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或嫌疑人已经被执行逮捕的案件,启动检察引导侦查机制,征求检察机关对执法办案、获取证据等方面的要求和意见,使侦查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执法行为更加符合法律的要求。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由纪委和督察部门对干警执法行为落实常态化督导检查,对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查处;在外部执法监督上,通过完善警务公开制度等方式,依法向公众或者特定对象公开执法流程、执法依据、执法进度、执法结果等信息,将执法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严奖惩,增活力,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强化领导责任,规范执法绩效考评,明确不同层级执法责任是确保执法质量的强力保障。制订《南宫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网上办案的指导意见》,实现案件扣分与办案经费挂钩,对执法质量考评为前三名的部门分别给予一定绩效奖励,对考评不合格单位的部门领导实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考核末位的部门,对部门领导予以职位调整;对个案评判为合格的每件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一定绩效奖励;对年终评为执法规范化先进个人、优秀法制员的,分别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对发生执法问题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向局党委写出书面检查,到法制大队跟班学习一周,并视情况给予该单位整体工作“一票否决”。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激励方式,培养、创建不同层次的执法示范单位,并适时组织正反两方面的现场观摩,使各单位和民警身边有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和后进单位,以此在全局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有效提高了民警的执法意识,增强了民警的执法积极性。(杜军)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