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律师的能动作用,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服务载体,细化服务内容,为全市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建设,抓好重点项目的法律服务。2015年以来,全市律师为8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申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900余次、起草以及审查各类合同1500余份。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国家“十二五规划” 开工建设项目、河北省重点建设工程,该局组织律师主动介入,提供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信息,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法律业务培训,先后主导起草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征收补偿实施办法》等文件,参与各类合同谈判150余次,为石家庄轨道交通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承接京津转移要素的法律服务。河北省石家庄庄司法局积极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承接京津转移要素法律服务团”,为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三极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根据实际需求,该局积极参与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正定新区、中关村管委会合作实施方案、项目公司合作出资协议、项目公司章程的起草、审改、谈判工作;与正定新区管委会签约,为正定新区综合管廊、会展中心、周汉河整治三个项目提供专项全程法律服务;积极服务交通上的京津冀一体化,参与“津石、石衡、西阜、平赞”四条高速实施方案、招标、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全程法律服务。
围绕全市社会稳定大局,做好突发事件处置与善后法律服务。组建了突发事件处置与善后法律服务小组,为党委政府依法合理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2015年7月30日,平山县驼梁景区因大暴雨突发自然灾害,多名游客受伤。平山县司法局第一时间抽调15名精干律师成立事件善后综合法律服务团参与事件处置调度会,并派出专人对游客家属进行对接,细心安抚,耐心劝导,依法依规开展赔偿协商,使政府、伤者各方以法律为基础达成共识,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围绕服务民生,织密服务网络,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水平。该局采取多种措施,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是配备社区律师,走进百姓家庭。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为市内394个大中型社区配备了“社区律师”。2015年以来,组织律师开展集中118场次法律服务活动,提供法律服务近万件,开展法制宣传或讲授法制课830场次。
二是服务特殊人群,做好法律援助。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法援宣传资料8.6万份,开展现场咨询56场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建好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按照“无偿性、便民性、专业性”功能定位,石家庄建成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律师、公证、普法、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司法考试等司法行政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开通了综合法律服务热线,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法律需求。(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