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4日,福建省漳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华安县举办县(市、区)、开发区综治办主任和乡镇(街道)党委综治副书记培训班。市综治办副主任朱建池主持开班动员,培训班上针对当前漳州市的治安工作进行了介绍,并从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做法、加强治安重点整治工作、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推动基层网格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刘南辉作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报告。
漳州市多元调处中心主任赖水顺在培训班上就《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进行了专题报告。赖主任结合相关案例讲解了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现状,并分析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办法。
赖水顺指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和完善立足于基层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使纠纷得以及时、便捷、公正、妥善解决,对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同时,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在一定意义上起着优化和合理使用司法资源、保护司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纠纷解决机制生态性平衡的作用。
赖主任强调,化解矛盾纠纷靠的不光是三寸不烂之舌,更需要调解员秉公执法的一身正气,执法为民的一颗良心,贴近民心的一腔热忱,维护和谐的一份责任。要积极探索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有效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为维护全市大局平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一名调解员,更是抱着一颗火热的心投身到维护社会稳定大潮中,为构筑好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发挥榜样的作用,肩负使命,心系百姓,甘当百姓“和事佬”,善解社会“千千结”。
赖主任表示,多元调处中心采取“六·六调解”工作方法。开创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无缝对接和率先开展第三方介入医患纠纷解决的“漳州模式”,建立“一听三帮一化解”平台,化解缠诉缠访案件等温馨调解工作方法有效地化解了因医患等民商事纠纷带来的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调解人员把“热心、公心、真心、良心、细心、耐心”倾注到每一起案件中,采用心理疏导法、适用情感沟通法、分清是非责任法、逐一化解法、巧借外力法、辩法析理法。靠一双眼睛去观察,一对耳朵去倾听,一张嘴去说服和一个脑袋思考,运用智慧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达到省时、省事、省钱、省力、省心、省诉,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困、为领导解围,为百姓解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每起案件的处理结果让双方都满意,从源头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实现了人民调解、司法审判和当事人“三方共赢”,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
赖主任表示截至日前,“中心”共受理调处拟诉讼的各类民商事纠纷6170件,涉及标的额达10.775亿元,结案6033件,结案率占受理纠纷的97.78%,调解达成协议3781件。其中调解达成协议后由当事人申请法院确认协议书效力的有1363件,均已由法院以简易程序予以确认;当场履行2418件;同时还接待和处理来访36965人次,其中受理490起疑难、复杂、重大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成功调解477起,成功率达97.35%,涉及索赔金额人民币1.491亿元,实际理赔款人民币3206.49万元,转入诉讼审理13件,有效维护了和谐医患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各类民商事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新局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陈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