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站党委一心想着官兵,关键时刻,我和爱人更要铆足干劲扑在工作上!”近日,福建省莆田边防检查站随军家属李君,顺利通过莆田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报名审核,欣喜说道。这得益于该站积极向地方政府协调,争取到的招聘随军家属的岗位指标。而更令人钦佩的,是莆田边检站党委践行“家文化”理念和由此带来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
实起来找准“穴位”深入兵心
“找准‘穴位’,才能深入兵心!”这是该站以“家文化”理念创建服务型党委伊始提出的首要要求,他们先后为官兵建好智能点餐自助餐厅、警营说吧、党委回音壁等“暖心工程”;实体化运行边检职业文化、思想教育防控、心理健康“三个工作室”。当全站官兵的目光、思路都能向“家文化”聚焦时,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用模范行动诠释“家文化”的真谛。6月25日,福建边防总队举行首届应用射击比赛,莆田边检站站长刘用峰主动请缨,作为全省参赛唯一的正团职队员,与17个单位147名官兵展开激烈角逐,率领该站参赛队夺得边检类团体总分第一的佳绩。
“那么多位家属都能为了公安事业如此付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长年坚守在东吴港区的执勤业务一科科长黄崇智深情地说。传播边防警嫂感人故事,激发“家文化”正能量。2015年6月,该站官兵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展示本站警嫂的感人事迹,组织、推介参加微信推广、网络宣传、视频制作等宣传活动,让群众了解官兵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警营内反响格外强烈。该站警嫂翁小晶的先进事迹被时任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强予以批示肯定。
活起来服务基层永远在路上
9月29日8点50分,超强台风“杜鹃”在莆田市山亭镇登陆,恰逢天文大潮期,东吴港区码头的浪高目测有近5米。坚守在港区的执勤业务一科党支部5名党员官兵,现场拟制应急方案,及时将70多名附近工人、村民转移至边检执勤点的室内体育馆,在把群众损失降到了最低。
上述一幕,得益于该站充满活力的基层党支部,给部队建设带来了一连串喜人硕果。该站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吴冰介绍说,2015年站党委树立“给钱给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的工作导向,凝聚“家”的智慧力量,坚持把最放心的干部放在最重要的岗位,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基层领导职务。翻开该站最新履职的干部年龄统计表,可发现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机关部门副职平均年龄33岁左右;执勤业务科营职主官平均年龄31岁左右;基层中队领导平均年龄28岁左右。
“家文化”理念最忌浮在面上。对此,该站党委正副书记亲自挂钩帮扶基础相对薄弱的基层党支部,在偏远港区执勤点建起集养殖、种植、娱乐于一体的“天天”农场,启用全省公安边防部队第一个营区智能联动安防系统,为基层官兵解决15个经济适用房购房指标,消除了践行“家文化”理念的“最后一公里”。
动起来驻守一地就要服务一方
“台胞船员无需办理签注,往来大陆‘说来就来’,有回‘家’的感觉。”日前,靠泊在莆田市东吴港区的巴拿马籍“乔治安娜”号外轮上,台湾桃园籍大副船员张玟源享受到“家文化”的边检便利通关服务,成为“妈祖故乡”莆田市首位免签证登陆的台胞船员。
盯着口岸发展“动起来”,“家文化”才有生命力。该站还把“家文化”与群众对边检服务的期盼有机结合起来,在执法执勤过程中让群众感受到家人般的关爱。通过建立“单一窗口”服务平台,实行24小时全天候报检、预约、夜航和咨询服务。
家和、家兴、家安的“家”文化,在该站业务中心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凝聚力。如今,莆田市港口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港区周边中海油LNG、中央粮库等重大项目企业呈星罗棋布之势。对此,该站不断外延“家文化”理念,让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边检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围绕“一带一路”、福建自贸区及向莆铁路等项目规划,突出对东吴港区、国投湄洲湾配煤基地、湄洲岛对台旅检等重点建设开展研究和论证,深化驻企业务科、边检协管员等经验做法,试点推行“士官检查员+边检协管员”新型服务模式,并探索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口岸管控制度,在口岸构建“马上就办”服务体系,全力构筑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的“山海大通道”。(林振华 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