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消防支队完善农村消防工作体系

2015-11-05 10:33  来源:法制生活报

  为进一步打牢农村消防安全基础工作,有效遏制农村火灾多发势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消防支队结合当前农村火灾防控工作现状,不断加强农村防火工作力度,完善农村消防工作体系,构筑安全屏障,全面推动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快速稳步发展。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黔西南州始终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部门协作、多方筹资、试点引路、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在经济条件欠发达的情况下,拿出专项资金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电网改造、乡村道路改造、危房改造、农灶改造、人畜饮水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农村消防安全通道、消防供水设施、消防器材设施建设,确保了农村消防安全建设在立项上有优先、政策上有支持、经费上有保障,逐步改善了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黔西南州加强消防治理工作,2015年该州政府印发了《黔西南州农村大村寨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方案》,成立了民政、住建、财政、水务、供电、消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指挥部,统筹指导该州农村大村寨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黔西南州政府组建了工作督导专班,建立监督管理、检查验收和责任倒查机制,分别成立督察组和验收组,深入村寨调研、指导,整治一个,验收一个,保证治理进度和质量。2014年至今,该州围绕小康水建设,新增451个水池,解决3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围绕小康房建设,完成3.6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围绕小康电建设,新增和改造一户一表4870户;围绕小康寨建设,重新规划建设91个示范村寨。该州37个3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中34个村寨完成“水改”工作,30个村寨完成“电改”和“灶改”工作,大村寨均建立了志愿消防队伍,配置手抬消防泵、水带、水枪等消防基础设施设备,开展消防演练,承担初起火灾扑救和消防宣传职责,农村大村寨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明确消防工作责任

  2015年6月9日,黔西南州政府召开黔西南州农村消防工作会议,以兴义市南盘江镇南龙布依古寨为试点,积极推进“水改、电改、灶改、房改、路改、寨改”等“六改”,落实“八项措施”,深化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全力推进农村村寨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黔西南州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村寨和传统村落消防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县(市、试验区)、乡(镇)两级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负责,公安、综治、民政、建设、规划、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制定村镇消防规划,建立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黔西南州所有县(市、试验区)建立了消防安全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全部设立消防工作办公室,行政村(社区)全部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员,大力推动基层组织协同管理,努力形成火灾防控的强大合力。

  针对30户以上连片木质结构房屋村寨这一重点区域,黔西南州实行1名县级领导、1名乡镇领导、1名民警(协警)和1名村干一对一定点包保制度,层层签订消防安全包保责任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最终达到农村消防工作有消防组织、有规章制度、有消防规划、有消防队伍、有消防设施、有消防水源、有宣传氛围、有考评奖惩的“八有”目标。

  创新监管模式

  黔西南州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在黔西南州村级组织增设1名常务干部,任治保主任兼警务助理,并将消防工作纳入村级警务助理工作职责共同推动,让“村级”消防工作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细化村级警务助理消防工作职责,黔西南州公安局印发了《黔西南村级警务助理工作职责》,将消防安全工作作为村级警务助理的主要职责之一,明确规定警务助理协助公安派出所民警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整改,定期协助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常识,提高人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目前,黔西南州1200余名村级警务助理通过消防培训正式上岗,协助公安派出所开展检查13000余次,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7000余处,督促整改6000余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000余份,切实发挥了警务助理熟悉辖区和“桥头堡”的优势,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强化宣传教育

  黔西南州各级政府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建立了由宣传部门牵头,文化、旅游、民政、农业、消防等部门参与的消防宣传联动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组织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防火宣传教育组织网络,使农村消防教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该州统一制定包括用火用电管理,邻里守望相助,柴草堆放区域,烟花爆竹燃放等内容的村规民约或防火公约,及时进行宣传教育,村委会每季度组织村民开展1次农村消防宣传活动。

  黔西南州各地村委会每月组织开展以留守儿童、老年人、妇女等群体为主要对象的消防自护教育活动,学习家庭火灾扑救以及安全疏散、逃生自救方法等,使农民群众掌握最基本的灭火和逃生技能。利用乡村广播站每天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人民群众识灾防灾能力。3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和传统村落均配备了1名消防协管员,平时负责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和鸣锣喊寨工作,火灾发生时负责第一时间的疏散救护工作。

  加强消防力量建设

  近来年,黔西南州州、县、乡三级政府加大对农村消防事业经费的投入,逐年按20%的比例递增,积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不断提升乡镇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黔西南州“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和《黔西南州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各地不断探索乡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管、训、养、用”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该州建成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22支,专职消防员144人,各类消防车16辆,企事业专职队6支,队员28人,各类消防车6辆,志愿消防队伍122支,1003人,乡镇“出警难、灭火难”的现状得到一定缓解。

  推广火灾责任保险

  黔西南州在农村特别是农村木质住房集中地区积极推广农村住房灾害保险,有效转移农村火灾风险。

  据介绍,2015年,黔西南州各地由政府出资,消防大队承保,与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达成协议,按照投5元保5000元的模式对1348户木质结构房屋农户购置火灾保险,增添一道“保护膜”。目前,黔西南州各级政府、消防部门和保险公司正在大力宣传推广农房火灾保险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好农民给自己的家贴上“护身符”。

  据悉,下一步黔西南州上下将紧紧围绕“政府有支持、农民得实惠、保险公司可持续经营”这一基本工作要求,继续努力构建“政府扶持引导、市场运作管理、农户自觉参保”的农村房屋火灾保险工作格局,健全农村火灾灾后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李克强:催生新动能实现发展升级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技术革命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升级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