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检察机关开展新进人员岗前培训

2015-10-31 16:14  来源:辽宁长安网

  “真解渴,讲得都是咱们最想知道的”,“每次社会实践,都能引发深入思考,刮起头脑风暴”,“以前就听说咱院青年检察官先锋队全国打样,这回真是见识到了!”,“七型机关建设可是本溪市检察院这三年的大事,我一定要争做七型检察官!”,在辽宁省本溪市检察机关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结业仪式上,参加此次培训的41名检察“新兵”不断感叹“找到了入门的钥匙”。

  问“症”开方,满足学员个性需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准确掌握新进人员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兴奋点,是搞好培训的前提。因此,市检察院把需求调研作为制定培训计划和设置培训内容的头等大事,根据此次全地区新进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背景、工作经历、岗前心态等情况,有的放矢确定培训内容。在省检察院教育培训处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制定了周密科学的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分成政治理论和廉政教育、党性修养和职业纪律、检察理论与检察实务、典型教育与实践锻炼等模块,还专门邀请了省检察院教育培训处邸刚处长和杜海江同志为学员们授课;根据学员平均年龄不到35周岁的特点,加大了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的课程比重,集中组织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开展了廉洁自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鉴于有三分之一的学员家在外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参观本溪市博物馆、平顶山徒行拉练、“我心中的本溪”体会交流等活动,更近一步了解本溪历史风貌,提升地域认同和归属感;考虑到学员工作经历不同,大多对检察工作具体内容职能不了解,22名内设机构负责人对照《本溪检察机关岗位素能规范》,逐一详解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使学员尽早进入角色,找准工作定位。

  创新“招法”,加深学员体会思考

  行胜于言,此次培训增加了实践培训比重,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了参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市博物馆、爱家乡平顶山拉练、检察官入职宣誓、庭审观摩、军事化早操等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聆听讲解员深情悠缓的解说,学员们对本溪历史文化有了更多学习了解,增强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紧握右拳面对国旗庄重宣誓,那一刻意味着学员们将用一生去践行承诺,把信仰写在了行动上;目不转睛注视着检察同仁在公诉庭上义正言辞地控诉犯罪,学员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检察职业认同感。

  榜样引领,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先锋队队员代表谈个人成长体会、谈参加先锋队活动的感受、观看活动纪实片、收听收看事迹报告会等方式,把曾被高检院荣记集体一等功并获全国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的本溪市青年检察官先锋队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在学员面前,树立了有形的正能量,传播出鲜活的价值观,引导学员从身边学起,从点滴做起,将心摆正,把事做实,扎根检察事业,认真履职尽责。

  标尺“从严”,建立严谨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正如本溪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魏俊英在开班仪式上所讲,细化考核标准严肃培训纪律,是培训的重要保障。为加强对培训班的管理和考核,市检察院专门成立了岗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培训方案,由政治部宣传教育处具体负责实施。组建了由班主任、辅导员、班组长组成的班委会,把培训相关管理制度规定详细印在学员手册的第一页上,让学员十分清楚培训所有要求,坚决打消敷衍应付、马虎了事的心理,时刻绷紧思想之弦,上好每一堂课。学习期间,政治部领导全程跟进,班委会实时考核,实行每课必考勤、每天必小结。组建学员微信群,加强学员间交流探讨,实时关注学员思想动态,同时按照培训进度布置培训作业,根据学员的出勤情况、课堂笔记、日常表现、毕业作业等,综合评定成绩,评出优秀毕业作业,进行专门的交流、展示,并记入个人培训档案。

  自2012年以来,这已是本溪市检察院第三次组织新进人员岗位培训,也是培训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地区共有41名新进人员参加。如果说,培训之初大家还对本溪检察工作还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经过10天的培训,他们的看法大不一样了,不仅对本溪检察机关有了新认识,也对自己的检察职业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支检察生力军必将会为蒸蒸日上的本溪检察事业注入新鲜活力。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