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边防推进模范团队建设 助力部队科学发展

2015-10-28 14:55  来源:福建长安网

  “拐弯枪、3公里夜视仪、超声波驱散器……”10月25日,在福建省平潭公安边防支队机动中队,价值50多万元的41类646件新型装备正式列编。拿着新配发的3公里夜视仪,中队长许榕鑫如获至宝,他欣喜地说:“支队党委考虑真是太周到了,以后夜间侦查海上违法活动,我们可就擦亮了眼。”其实,这只是平潭公安边防支队紧盯一线、服务基层的一个缩影。

  2015年以来,平潭公安边防支队党委全力贯彻落实《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建设要则》,主动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纳谏言、搞帮建、解困难,有效全面推动了模范团队建设和部队科学跨越发展。

  基层需求如何满足?“蓝军”“智库”定良策

  “我认为,这个意见要加一条,支队应该学习借鉴上海等地区经验,发展台商协会等组织,建立具有平潭自贸区特征的警务管理模式。”9月19日,该支队召开“政策蓝军”意见会,商讨《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警务工作的框架意见》。潭东边防派出所“共同家园”警务室警长丁昌湖,作为“政策蓝军”代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何提高党委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如何形成符合实际、体现官兵意愿的正确意见?2015年6月上旬,该支队党委制定出台民主决策和执行效果科学评估两项制度。专门组建“政策蓝军”、“政策智库”两支队伍,主要从“可行性”和“不可行性”角度,对党委决策事项进行“挑刺”。

  “官兵敢挑刺,是对支队建设高度负责的表现,不仅不能批评,还要大力提倡。”支队领导对“政策蓝军”提出要求和鼓励。这支由基层单位素质高、讲真话的20名官兵组成的“政策蓝军”建立后,支队党委制定涉及基层利益政策,听到基层更多“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而谈起执行效果科学评估,流水边防派出所所长陈伟感触颇深。他说,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区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快速发展,辖区4A级景区带来人流量大、警力缺乏、管控压力大等系列难题,这让他有些力不从心。

  紧贴一线,心忧基层。年初,支队军政主官率队下基层帮建时,决定将建设流水边防派出所基层勤务指挥室,列入基层办实事项目。10月初,基层勤务指挥室投入运行,并经受住国庆黄金周游客“爆棚”检验。“景区治安越来越好,官兵压力随之减少。”在支队办实事评估效果单上,陈所长在“效果好”上打了一个大大的“√”。

  落实《要则》重决策,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年来,支队共召开意见征求会8场次,汇总意见需求65条、采纳54条,最大限度地排除“长官意志”,规避了决策风险。在机关至今仍在板房办公的前提下,支队党委确定20个为基层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2170万元进行营房改造、购置警务技术设备及车辆,极大满足基层需求。

  基层建设如何指导?挂钩服务出实招

  “以前出警,执法记录仪就那么几个,常常是大家轮着用。现在执法记录仪不仅人手一个,还都是高清的,感觉底气十足啊!”摸着刚刚配发的高清执法记录仪,南中边防派出所民警高健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2015年5月,一位支队党委委员在下乡调研时发现,基层单位执法执勤装备数量不够,只能满足值班出警基本需求,这让他倍感震惊。“警用装备关系到基层民警执法执勤中的人身安全,这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支队党委立即将“加强基层装备投入和维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个月后,该支队投入130万元,集中采购57种1957件警械装备和60台高清执法记录仪,按“人手一件”的标准下发,实现了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100%配备。“官兵不仅实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执法活动的监督链条也全程可视化。”支队纪委监督中心干事林烨说道。

  执法硬件改善和提升,充分见证支队党委指导基层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然而,面对支队成立仅两年多、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情况,支队党委始终坚持一线直达,注重发挥支队直管基层边防派出所扁平化管理模式优势,出台《党委委员挂钩服务基层联系点工作制度》,建立调研督导、牵头协调、工作反馈、责任捆绑等8项机制。一年来,党委委员下基层调研267次,深入一线指挥93次,现场为基层拍板解决难点热点问题32个,有效确保部队建设整体推进。

  执法硬件问题解决了,而执法“软实力”如何提高?为此,支队党委委员每周带队,开展“执法服务零距离”活动。落实“每案必考”,现场观摩民警模拟办案的每一步流程,并对调查取证、办案程序、文书制作、法律适用等突出问题进行现场讲评,答疑解惑,避免同错再犯。

  “经过几个月的帮建,在实验区公安局组织的执法质量考评中,支队下属的派出所连续三个月包揽全区前三名。”支队法制科科长符伟自豪地说。目前支队一共130名干部通过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占干部总数85%,位居总队和全区公安机关前列。

  基层基础如何巩固?一线优先激活力

  2015年4月,该支队组织基层单位进行视频模拟拉动演练,但是2个地处小岛单位因网络不畅通未及时上线、12个监控探头黑屏。信息化硬件跟不上,怎么能肩负起维护沿海地区平安发展的重任?支队党委决定,集中有限经费彻底解决基层这个“老大难”问题。

  随后,支队党委投入226.9万元,建立起互联网百兆共享网络和“桌面云”系统,解决基层单位网络不畅问题;开通8个350兆集群对讲频道,新增83路监控探头。从而实现了基层单位重点码头、港澳口及重要路段监控探头的100%覆盖,有效保障平潭“实验区+自贸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建设的提档加速,是支队党委激发部队活力、巩固基层基础的具体举措。“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任何时候都要抓紧抓好。”面对支队整体编制少,且尚未满编,日益繁重的执勤执法任务使基层警力使用捉襟见肘的现实情况,支队党委始终保持清醒认识。

  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支队党委始终秉持优先保障基层执勤执法需要的原则,建立“小机关,大基层”的组织结构,支队机关编配率仅为67%,基层编配率达到123%。在执行重大勤务期间,根据需要随时抽调机关干部充实基层执勤力量,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人员向一线倾斜,关爱更向一线倾斜。一年来,无论是享受每月额外两天路途休假时间的小岛官兵,还是解决家属随军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的困难官兵;无论是“阳光晒衣场”的方便实用,还是节能炉灶的安全环保……每一次关爱,都赢得基层官兵发自内心的感动。

  关爱催生战斗力。一年来,在落实《要则》的强军路上,基层单位查处无合法手续成品油46起2112.2吨,查破偷私渡案件11起53人,查破涉毒类案件92起121人,缴获各类毒品15138.6克;20个集体59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同比分别增长18%、60%。数值上升的背后,是这支年轻队伍奋发努力付出的艰辛与汗水……(谢贵明袁灏)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