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司法厅领导随机走访基层司法所调研工作

2015-10-27 15:41  来源:青海长安网

  不打招呼 不用陪同

  王胜德随机走访司法所

  不提前做安排,不事先打招呼,近日,青海省司法厅厅长王胜德轻车简从,分别赴海东市民和县、循化县和化隆县,随机到当地司法所走访调研,重点了解司法所工作作风实不实,为群众服务到不到位,司法行政职能履行的怎么样,工作中存在什么困难等问题;同时细致征求基层党委政府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对省司法厅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青海省司法厅纪委书记贾有珍一同调研。

  没有通知市、县两级司法局,青海省司法厅厅长王胜德径直来到民和县古鄯镇司法所。古鄯镇距离县城近40公里,辖13个村1.3万人,司法所共有两名工作人员。走进司法所,办公室大门紧闭,在二楼办公室门口贴着一张写有联系电话的纸条。正在联系工作人员之际,该镇党委副书记前来询问,得知王胜德到司法所调研时,解释说司法所长早晨去西宁看病了,新来的另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外面办事。王胜德就站在院子征求镇党委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这名负责人说,在川口至大河家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司法所主动参与,化解了不少征地纠纷,镇党委、政府对司法所的日常工作非常满意。一会儿,司法所工作人员匆匆赶来,向王胜德介绍了该所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工作。王胜德对司法所工作人员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希望他们再接再厉,积极发挥司法所职能,为百姓做更多的实事、好事。在院子里聊了二十多分钟,工作人员请王胜德到办公室看看办公条件、喝口水,也许对突然来访过于紧张,她开了半天锁,也没打开门。王胜德笑着安慰说:“看来‘铁将军’不让我进去。”告别镇领导和司法所工作人员,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循化县清水乡司法所内安安静静。所长何香琴坐在里屋的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整理社区矫正人员档案,直到王胜德走进屋内,观看墙上悬挂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时,她才发觉来了客人。介绍完毕,这位干了近三十年司法行政工作的撒拉族妇女一点儿也不怯阵,笑着对王胜德说:“我在电视上见过你。”惹得屋内一片笑声。这是个一人所,全乡12个村8000人的司法行政业务里里外外就靠何香琴一个人打理;办公室窗明几净,办公桌上法制宣传培训讲座、社区矫正人员法治培训名册等材料、文件码放整齐。清水乡辖区内现有6名社区服刑人员,20名帮扶对象,每年调解婚姻等方面的纠纷五六十起。王胜德听完她的介绍,问她工作上还有什么困难,干练的何所长马上说:“缺人”,并建议今后加大对司法所长的培训。王胜德告诉她,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十分关心基层司法所人员紧缺问题,人员编制问题正在协商解决中;对司法所长加大培训力度,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司法厅党委也已经做了安排,以后会继续加强。何香琴连声说“好”。王胜德又详细询问了工作用车、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情况,当问及乡党委、政府对司法所工作的支持时,她说:“非常关心,非常重视,也很肯定。现在司法所的用电、用水等都由乡政府负担。”

  当日中午,王胜德来到扎巴镇司法所,看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回族姑娘马魁泓正在办公室学习社区矫正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时认真地做着笔记。王胜德掀开门帘,她站了起来,以为来了办事的群众。听了王胜德的自我介绍,马魁泓有些局促,但很快镇静下来,把王胜德领到了所长马伟的办公室。马伟从司法学校毕业后,干了二十多年司法行政工作,是名副其实的“老司法”了。办公室墙上整齐地张贴着“扎巴镇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扎巴镇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安置帮教工作流程图”等,一排崭新的铁皮文件柜靠墙排列,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档案、刑释解教档案、社区矫正档案、普法依法治理档案、司法所档案等分门别类,规规整整地摆放。扎巴镇司法所现有3个工作人员,管理17名社区服刑人员,20多个安置帮扶对象,全镇每年调解纠纷超过600件,2014年办理法援案件47件,是全省第二批规范化司法所。已经深秋,办公室内略显凉意,王胜德坐在沙发上,查看完普法依法治理档案,和马伟聊起了家常。马伟告诉王胜德,这几年在司法厅的支持下,所里办公条件和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现在的办公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业务用房完全保障。王胜德了解社区矫正工作时,马伟说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业务用车挂不上公安牌照,因为社区矫正牵涉刑罚执行,牌照不解决,影响日常管理。王胜德当即嘱咐随行的工作人员把反映的问题记下来,回去督促协调。中午十二点,王胜德准备离开,经过走廊时看见墙上挂着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学习心得笔记,他仔细翻阅起来。临走时,对马伟说,“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关键要落在实处,现在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司法所和群众离得最近,一定要做好服务。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