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强制隔离戒毒所自开展“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以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内容,深化活动内涵,活化活动形式,积极探索“知善意、生善念、言善语、举善行、结善果”的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谆谆教诲“知善意”。引导戒毒人员区分善的概念,了解“善”的内容,知道何为“善”。为此该所在“讲、学、导”上下功夫。“讲”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专门聘请了渭南党校的孙耀刚教授为戒毒人员深度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及内涵和外延,戒毒人员通过讲解了解应该怎样对待国家、怎样对待社会、怎样对待生活。“学”即依托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内容,进一步使戒毒人员学习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导”即自选开展了学习《弟子规》系列活动,要求戒毒人员对《弟子规》会读、会背、会解释,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传统道德对"善" 的要求。
循循善诱"生善念"。在民警、亲属及社会帮教人员的指导、感化和教育下使其思想产生“向善”的倾向。为此该所在“评、感、帮”上做文章。“评”即以《善行日记》为载体,通过民警评阅日记和戒毒人员真诚沟通,教育引导戒毒人员增加对善的向往。"感"即利用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要求戒毒人员给亲属写信,邀请亲属来所帮教以增进亲情;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合唱比赛,收看阅兵直播节目和专题片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戒毒人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即组织帮教活动,特别是陕铁院的青年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教,用真诚感召了浪子、用真情温暖了心灵,对纠正戒毒人员的"三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营造氛围"言善语"。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让戒毒人员用语言、用歌声、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善的向往。为此该所在“写、唱、创”上造氛围。“写”即开展了以“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戒毒人员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截至目前,已收到稿件80余份,有诗歌、散文、杂文,形式多样,戒毒人员通过文章表达了深深的忏悔之情和重新做人的强烈愿望,让他们说出了心里话,增加了向善意识。“唱”即组织了学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和纪念抗战70周年歌咏比赛,让他们用歌声来唱出自己的心声,增强爱国情感。“创”即开展了创建文明大队、创建文明班组活动,开展礼仪教育、提倡文明用语,营造文明戒治环境氛围。
巩固深化“举善行”。把“日行一善以善养德”教育活动的内容体现在行动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教育手段来突显活动效果。渭南强制隔离戒毒所把着力点放在行为矫正上,在班组中推行"好习惯推广站"和“坏习惯集中营”让戒毒人员互相监督、互相分享矫正坏习惯和培养好习惯的体验,利用集体感染的力量促进好习惯的养成;行为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等方法并举,充分激发戒毒人员自我矫治、自我管理的潜能,达到培养习惯、矫正行为的目的。要求每一名戒毒人员入所后制定戒治计划,对自己的戒治生活做出承诺,在所内外开展现身说法,形成戒毒人员之间比纪律、比学习、比劳动的浓厚戒治氛围。
积少成多“结善果”。实现了教育戒治工作和民警队伍素质双丰收。自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渭南强戒所活动氛围浓厚,实现了月月有活动,队队有特色,正面教育、文化熏陶、行为矫正、康复训练等有机结合的综合戒治工作局面,戒毒人员的戒治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好人好事、遵规守纪、奖励加分人数明显上升,场所违纪和安全管理事故显著下降。同时“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还进一步促进了该所民警执法理念和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民警与戒毒人员以善对善、以善帮善、以善促善、相互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