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州关于开展“支部结对 干部结亲 精准扶贫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有关要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政法委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状况为重点,扎实推进同步小康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健全帮扶机制,明确责任主体
为保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扎实有序开展,黔西南州委政法委及时成立同步小康驻村帮扶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负责驻村帮扶,明确职责任务,严明工作纪律,落实好驻村人员每月在村开展工作不少于20天的要求,确保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同时,建立健全帮扶联系制度,定期召开驻村工作碰头会,听取驻村干部汇报驻村工作开展情况,结合驻村干部走访调研情况和机关实际,研究制定2015年度同步小康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举全委之力做好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竭尽全力为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形成“一人驻村、全委帮扶”的良好局面。
突出帮扶重点,细化帮扶措施
突出重点促发展。在认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为重点,以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为抓手,创办了高普陇村林下养殖合作社,购买鸡苗2800余只发放给14户贫困党员、二女结扎户、低保户和特困户,以将其打造为规模化种养殖同步小康帮扶示范户为目标,帮助其在现有家禽养殖的基础上调整养殖结构和规模,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上做文章,搭建家禽饲养网络。并开办家禽养殖培训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开展家禽饲养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家掌握科学养殖、管理的技术,确保发放鸡苗的存活率。
关注民生解民忧。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切入点,根据村级实际,认真编制民生帮扶项目清单,协调州烟草局、平安保险公司,争取资金80余万元解决阿科村冗要组和渔塘组的通组公路资金缺口,有效解决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协调州文体广电局为高普陇村、阿科村解决农村文体娱乐场所项目2个、器材设备2套,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协调州交通局解决高普陇村通组公路5公里,解决该村群众安全过往出行难的问题。目前,各项帮扶项目正按计划有序组织开展。
节日慰问暖民心。完善春节、六一节等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制度,由委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走访慰问,访民情、听民声,为我们深入开展同步小康创建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收集意见建议,使群众真切地体会到党的温暖和关怀,感受到同步小康创建的实惠和好处,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凝聚和传递正能量。2015年,黔西南州委政法委共开展春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扶贫日走访慰问4次,为贫困老党员、二女结扎户、留守儿童、五保户等发放慰问物资和慰问金合计8万余元,在机关形成了真情助困的良好氛围。
立足本职保稳定。强化源头治理,投入资金为村治安联防队配备巡逻装备,指导其做好“邻里守望+互助联防”治安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乡(镇)“四级联动每日排查”工作体系,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排查力度,强化解决措施,切实把摸底排查工作做细做实,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矛盾、信访问题、治安问题等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立足村组实际,做好对152名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积极为其创造爱心温暖的成长环境,从源头预防留守儿童安全案事件的发生。
加强宣传促民安。制作以“小康社会创建、平安村寨创建、反邪家庭创建、优生优育”等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册,在各通组路口和村委会宣传栏进行张贴和发放。同时,定期召开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治安宣传会,有针对性地向群众讲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治安防范常识,发放平安建设、村级联防小册子600余册,组织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支持平安建设,营造“平安村寨 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队伍活力
黔西南州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同步小康创建,驻村帮扶的重要任务,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谋划。
一是从党支部入手,帮助其建立了党员议事(会)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在管理村级集体事务、服务群众办实事中的作用。
二是不断拓宽党员发展源头,帮助村党支部在带头致富人、外出务工青年和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切实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
三是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先后划拨资金1万元,为村党员活动室配备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为党员干部及时学习了解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