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检察机关履行职能服务大局侧记

2015-10-26 10:08  来源:河南长安网

忠诚履职为“四个河南”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河南省检察机关履行职能服务大局侧记

省检察院检察长蔡宁接见举报人

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国臣接受媒体采访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贺恒扬在活动仪式上讲话

省检察院领导视察检务公开大厅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战略布局;“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是河南省委确定的战略部署。在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河南”战略部署的伟大进程中,检察机关有何作为、如何作为?

  “形势决定任务。全省检察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四个河南’谋划和推进检察工作,适应时代发展,顺应群众期盼,不断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近日,河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蔡宁介绍,全省检察机关主动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河南”战略部署,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认真履行各项检察职能,积极参与、有效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主动融入全局全力服务大局

  开展专项活动服务产业集聚区

  “郑州市检察院向产业集聚区派驻5个检察室,设立12个检察工作联络室,派驻47名联络员。南阳市检察院在全市14个产业集聚区均设立了检察工作站。汤阴县检察院针对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中劳资纠纷大量涌现的问题,与汤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成立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办公室,协调解决矛盾纠纷67起,为407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415万余元,既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又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1月26日,全省检察机关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新闻发布会上,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张国臣首先晒出2014年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活动成绩单。

  7月8日下午,全省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新闻发布会在省人民会堂举行。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国臣公布了2015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应做好的九件实事,其中,开展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集聚区专项活动位居九件实事之首。

  2014年以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检察院按照“以站试点、规范运行、稳步推进、全区辐射”的思路,以打造富士康、北区、南区、东区四个“检察联络站”为平台,搭建检民互动“连心桥”,担当经济发展“助推器”,打造警示教育“桥头堡”,全力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发展,成绩可圈可点。

  积极主动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

  既积极主动,又依法规范。全省检察机关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定有序的生产环境、健康规范的管理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强涉农检察工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贯彻省委“三查三保”活动要求,开展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集聚区等活动;公开承诺并认真办理爱民实践服务9件实事,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制定《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十条规定》和《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十条意见》,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实高检院《关于实行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的规定》,组织开展送法“五进”活动,加强释法说理工作,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这些,都展示着全省检察机关融入全局、服务大局踏实而铿锵的步伐。

  回应群众关切促进社会和谐

  惩治腐败“老虎”“苍蝇”都要打

  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高度关注、深恶痛绝。全省检察机关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和高检院的部署要求,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案必查,始终保持了惩治腐败犯罪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848件2429人,其中要案217人,厅级干部31人,省级干部1人;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578件975人,其中要案29人,厅级干部3人。

  “省检察院直接立案查办了焦作市政协原副主席郝立富和驻马店市原正市长级干部王振国受贿案;配合省纪委,依法查处了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原局长翦保平、新乡市政府原副市长崔学勇等45名厅级领导干部受贿案;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直接立案查处了湖北省原副省长郭有明、上海海关原副关长卞祖耀和中石油天然气公司新闻办原主任白智勇等9名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受贿案……”6月23日,省检察院召开2015年举报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公布“打虎”成绩单。

  “既要办大案,也不能放弃小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方面,对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侵害民生民利、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小案也要坚决查办。”蔡宁检察长强调,要正确处理“打虎”、“拍蝇”的关系。从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全省开展为期两年的集中惩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活动。

  源头防腐预防职务犯罪

  “亡羊补牢与未雨绸缪同样至关重要。办好案件是政绩,结合办案搞好预防、减少犯罪是更大政绩。”5月15日,全省检察机关“送法进机关”活动启动暨河南省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在讲话中强调,预防职务犯罪,是源头防腐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做好我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认清反腐败斗争的使命任务,要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福祉。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发挥维护稳定职能作用,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妥善办理重大敏感案件,深化严打暴恐活动专项行动,突出打击非法集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开展打黑除恶、反邪教斗争,妥善处理社会关注的案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加强监督确保刑罚执行规范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根本任务,全省检察机关坚持“坚决、依法、准确、及时”的工作原则,认真执行修改后三大诉讼法,切实加强诉讼监督工作,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今年以来,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682件、监督撤案288件,纠正漏捕838人、纠正漏诉1075人,提出刑事抗诉321件、民行抗诉186件,监督纠正违法或不当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1329人次,受理审查刑事申诉案件487件。

  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检察机关监督的重点。

  有法不依、以罚代刑等“任性”行政执法行为一直为群众所诟病。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把“两法衔接”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规范管理作为重点进行推进。省检察院与17家行政执法机关会签《河南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使用管理暂行规定》,成立“两法衔接”工作领导组,召开联席会,推动16家行政执法机关接入信息平台,积极借助平台发现监督线索,拓宽监督视野。

  对有权人、有钱人被判后减刑快、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比例高、实际服刑期限短等问题,人民群众微词颇多。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蔡宁作的关于刑罚执行监督工作专项报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强调,全省检察机关要加大刑罚执行监督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工作的监督,确保刑罚执行严格规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公正、阳光司法的力量。

  开展专项立案监督积极回应群众期盼

  环境保护、舌尖上的安全,为社会广泛关注。2014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923件1043人。

  人民群众对加强行政诉讼、民事审判的呼声很高,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行政诉讼法修正案和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赋予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新内涵。省检察院召开首次全省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行政检察工作,修订民事行政检察调查核实办法,民事行政检察职能进一步加强……

  寻找人民群众所思所盼与检察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积极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是加强和改进法律监督工作的方向,也是检察机关的态度和实践。

  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治理

  注重实效做好未检工作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理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预防和减少“花蕾”凋零。

  5月21日,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会议透露,201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不捕帮教1213人、不诉帮教640人、判后帮教1334人,在校生犯轻罪的90%以上重返校园。会上,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贺恒扬强调,未检工作必须注重实效,突出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省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各级检察机关主动与侦查、审判、司法行政部门协调配合,不断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机制,牵头与有关部门会签了“分案起诉”、“快速办理”、“法律援助”、“社会调查”、“逮捕必要性证明”、“非羁押诉讼”、“犯罪记录封存”等规范性文件,在规范办案、权利保障、预防帮教等方面逐步形成完善规范的工作机制。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制保障制度创新事例”评选中,省检察院作为全国检察机关6家单位之一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合理延伸检察职能落实三个层次办案理念

  “案件不仅要办准,更要办好,实现‘定分止争,明辨是非;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延伸职能,积极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三个层次的办案目标。”省检察院强调,要合理延伸检察职能,在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治理中勇于担当。

  如今,三个层次办案目标的理念在全省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众多具体举措相继推出。

  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和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和巡访、下访等有效机制,省检察院建成集12309举报电话受理、检务公开、案件信息查询、视频接访、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来访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检务便民大厅,各级检察院建成视频接访系统,方便人民群众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现场接访等途径行使控告、举报、申诉权利。

  坚持信访风险评估制度。办理重大复杂案件特别是作出批捕、起诉、立案、赔偿、抗诉、撤案等决定时,要求必须制定风险评估处置预案,妥善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因执法不当引发涉检信访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

  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犯罪、初犯、偶犯和轻微犯罪案件,依法从宽处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推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认真落实非羁押诉讼、附条件不起诉、刑事和解等制度,积极指导郑州市检察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

  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机制,规范救助范围、标准和程序,协调有关部门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提供资金救助、民政救助、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将法律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民事申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依托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

  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司法公信

  公开亮丑严查司法不规范现象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如果自身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就没有底气。”省检察院强调。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查摆问题,敢于公开亮丑,对执法办案情况进行整体梳理,建立台账、逐项跟踪,提出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动真格、见实效。

  查摆问题不留隐患。省检察院围绕高检院提出的八个方面问题,结合实际列出31项突出问题,作为全省查摆剖析的重点。同时,通过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组织与知名律师座谈,与省公安厅、省高级法院等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交换意见,请他们帮助检察机关查找司法不规范突出问题。

  公开亮丑不留情面。省检察院坚决树起靶子,让不规范司法行为公开亮丑。对工作开展不力、存在问题较多的10个基层检察院作出暂缓转段决定,进行“补课”和“回头看”。对各地存在突出问题的典型个案,在全省范围通报批评,并公开处理结果。针对司法不规范问题,约谈7个市分检察院部门负责人,在全省检察长会议上对存在20类突出问题的具体单位和部门进行公开点评。

  立行立改不留遗憾。省检察院预防处在从基层院随机抽查的50份预防检察建议书中,发现存在不规范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河南省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公示评议实施办法(试行)》,严格检察建议监督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打牢发展之基

  “规范司法行为,是检察业务工作,也是检察队伍工作,是事关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按照“五个过硬”要求,不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打牢检察工作发展基础。

  4月份,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之星”选树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各级检察院22名候选人的事迹展播,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4月28日,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模范检察官、漯河市郾城区检察院控申科长刘桂琴作为全省检察机关的杰出代表出席盛会。

  6月份,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双争活动中,全省检察机关共有33家单位和集体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和示范岗。

  7月30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表彰选派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全省检察系统5个集体和6名个人受表彰……

  一个个先进典型的推出,塑造和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检察官的良好形象,凝聚了检察正能量。

  蔡宁检察长强调,全省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河南”战略部署,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敢于担当、务实重干,不断提升检察工作水平,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倩 孙梦飞 井春 刘立新 王富晓)

责任编辑:王静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