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公安局茅江区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作用,抓好治安防范,解决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做好社区吸毒人员的管教工作,努力创建无毒社区。至2015年9月底,共化解矛盾纠纷2126起,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981件。
激发“邻里守望,联防巡逻”制度活力
茅江派出所把警务室分别建在3个社区里,协同社区和综治干部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并将治安工作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建立了社区和居民治保会、单位负责人和保卫组织、群众治安巡逻队、居民住宅区负责人、门栋长、里弄负责人为主体的治保组织体系,层层签订治保责任状,使社会治安工作形成层层抓、人人管的局面,最大限度地激发了“邻里守望,联防巡逻”的制度活力。2015年1月至8月,该所破获盗窃案件10起,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6名,挽回经济损失4万余元。
2015年2月,跑马路社区有居民深夜报案称电动车被盗,民警3分钟即赶到现场,当场抓获盗窃嫌疑人并追回被盗电动车。4月27日,一名外地公安局通缉的在逃人员在茅江派出所辖区内出现不到3小时,就被群众发现并举报。民警及时赶到,将这名在逃人员抓获归案。
帮回头浪子乔迁新居
茅江派出所一直把社区入户帮扶工作作为重点,要求社区民警深入了解社区情况,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流浪汉水文成乔迁新居的故事,被辖区群众交口称赞。
3月20日,民警施才银走到一个杂草丛生的院墙拐角旮旯处,见到一个用几块废门板搭起来的棚子,棚内只有一块废门板当作床。棚内的霉臭味呛得人喘不过气来,里面住着一名47岁的中年男子。施才银经过仔细询问,才查清中年男子水文成是8年前的刑满释放人员,以前一直在外漂流,近期才回来,白天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晚上就躲进这个棚子里。
施才银8次进棚子同水文成谈心,见水文成的“床”搁在地上,就找来砖块垒成垛子,将“床”抬高,以免水文成遭受地上的蛇虫蚂蚁侵害;见棚子难避风雨,又找来材料帮他把棚子盖得严实一点。施才银数夜难眠,决心让这位回头浪子有一个家。
水文成的当务之急是住房问题,可目前廉租房十分紧缺,审批程序复杂而且严格。施才银历时100余天,终于协助水文成办理完廉租房申报程序,为水文成申请到一套廉租房,使他有了安身之处。
帮助13名吸毒者戒除毒瘾
茅江派出所联合社区基层组织,始终将禁毒工作作为维护社区治安的重要工作来抓,全力创建无毒社区,将工作的立足点由“抓吸毒人”转换到“戒防并举”上,全面推进禁毒工作。经过3年的艰辛治理,至今已成功帮助13名吸毒人员戒除了毒瘾,其中跑马路社区已有两年多未新增吸毒人员。
2012年以来,茅江派出所联合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狠打毒贩,斩断毒源。他们挨家入户进行走访调查,摸清了社区涉毒人员的全部情况,并由民警牵头成立了政府驻点干部、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吸毒人员亲属“四位一体”的帮教组织,采取“一人一组”措施,对吸毒人员逐人落实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社区戒毒工作中,他们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社区戒毒人员报告、居住地变更、外出请销假制度,实行24小时手机定位全覆盖,督促社区戒毒人员遵规守纪,防止脱管漏管和重新吸毒。同时,加强对社区戒毒人员的品德行为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心教育,矫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努力把社区戒毒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
针对吸毒人员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实际,民警和社区工作者耐心地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切实做好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入学、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同时,组织吸毒人员学会一技之长,帮助找就业门路,促进吸毒人员戒毒后能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跑马路社区已有6人戒毒后重新找到了工作,有4人自主创业。
为了创建无毒社区,茅江派出所民警转变工作方式,变“打”为“防”、以防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展开禁毒宣传。他们先后走进18家企业、17所学校、8967户居民家中广泛宣传,以本辖区因吸食毒品造成家败人亡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跑马路社区的许某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有房子、车子、妻子和孩子,吸毒以后卖了房子和车子,为了筹资吸毒进行偷窃进了“号子”,妻子同他离婚后带走了孩子,好生生的一个家庭因吸毒而破灭。这一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辖区群众普遍认识到“一人吸毒,毁掉一家”的毒品危害。(肖新民 张燃明 吴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