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永川警方:政务新媒体成服务群众的“百宝箱”
创新服务,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网络虚拟社会
为民生而进取,秉承为民理念,多种途径增强群众防范意识;深化亲民服务,一切工作为了群众满意……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公安局坚持民意引领、问题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以实实在在业绩打造平安永川,提升群众安全感。
2015年3月以来,该局回访中心对窗口服务等工作回访达2073次,群众满意率达到97.7%,对引发群众投诉的办理事项等下发整改通知书1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
改善环境获点赞
“公安工作不仅是执法工作,也是群众工作。服务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为让群众有一个更为温馨、舒适、便利的办事环境,2013年,永川区公安局对全区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进行了标准化改造,特别是在硬件建设、纪律规定、业务培训等方面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坚决对冷硬横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出重拳,倾力打造温馨高效、群众满意的公安服务窗口,呈现出了“办事流程上墙,一目了然;便民利民设施,温馨人性;办事规范文明,群众连连点赞”的新气象。
2015年,该局还结合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开展清理整顿侵害百姓利益专项活动,在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规范窗口行为的基础上,紧贴群众感受,推出了预约办理、上门办理、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等便民利民举措,紧紧围绕受理、审批、办理、取件4个重点环节,采取安排专人指引填报、优化审批程序时限、实施标准化快速作业等方式,精简了办事手续,缩短了办事时间,切实提升窗口服务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真正让办事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的优质高效服务。
恳谈会不找“演员”
为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该局以警民恳谈活动为抓手,秉承“哪里治安状况最复杂,恳谈会就开到哪里”的原则。局领导分片包干,到辖区内治安乱点和侵财案件高发的重点社区开展恳谈;所队领导和社区民警到居民小区、企业学校、街头巷尾、楼道门栋等居民群众聚集的地方上门恳谈,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聊家长里短。
民警在组织的社区恳谈、基层所队恳谈、专业恳谈、网友恳谈中,不筛选、不内定、不找“群众演员”,面对人员覆盖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居民群众、网友、各类案件纠纷当事人等群体,参加者自由发问、民警现场答复,意见原汁原味,回答不拖泥带水,让处于观望态度的群众听到真实、尖锐的问题后热情高涨,讲出心里话,问出真问题。
永川区中山路卧龙凼社区是传统工业产业集中区域,在不久前的警民恳谈会中,辖区群众反映矛盾纠纷隐患和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社区民警在了解情况后,将情况上报永川区公安局,区公安局立即研究分析,制定整治措施和步骤,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经过大半年集中整治,卧龙凼社区 “旧貌换新颜”,社区群众真切感受到治安有了好转。
政务新媒体显成效
面对信息时代,新时期的永川公安不仅做到“面对面”,还结合当下“微时代”大背景,不断寻求‘键对键’的创新,主动将公安工作触角延伸到网络虚拟社会,依托警务微博、警务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公安工作。
2011年投入使用“平安永川”微博,坚持正面宣传、防范为主,每日更新内容。截至目前,共发布微播4000余条。
2015年9月7日,“永川公安”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全面助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接连推出的“萌娃告诉你如何防扒,大家都来学学吧!”、“重庆公安系统第一位烈士在哪里?答案是永川!”等内容,展示了公安形象,给读者带去满满“正能量”,受到好评,成为架起沟通的“连心桥”。
在对“永川公安”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过程中,民警针对生活中广大群众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事项、程序咨询较多,但对公安机关设立的公开栏,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关注不够的实际情况,主动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陆续开通“公安业务”、“便民咨询”、“电话查询”等自助服务栏目,广大网民通过平台就可以查询车辆违章信息,了解办理户政、治安、出入境、交管、消防等业务流程,成为解决问题服务百姓的“百宝箱”。
短短月余,“永川公安”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已初显成效,粉丝数量每天见长。
全方位提升为民服务
婴儿上户要带哪些材料,房屋租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交通事故该走哪种程序,正常投资与非法集资的区分……该局紧密结合广大市民关心、关注的问题,收集了常见业务办理流程、常用安全防范攻略、温馨的警方提醒汇编成《便民服务手册》,并印制2万本向社会发放,方便群众在办理相关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了解和适用。
各个派出所也将《立警为公尽职守执法为民添温馨》咨询展板制作成挂图,在辖区摆摊设点开展咨询活动,内容涵盖户籍迁移、交通事故定责法律依据及图例、业务解答等公安业务,分门别类细数,18张展板的内容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直观形象、制作精美,也通俗易懂,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李亚 杨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