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你
记福建省女子监狱女警陈黎华
一头利落的短发、一双有神的眼睛,一副遇到突发情况随时都会健步如飞的架势,站在记者面前的陈黎华,英姿飒爽,只有那本来合身的警服套在她因病瘦削的身材上,显得有些肥大。
陈黎华是福建省女子监狱警官。十多年来,她爱岗敬业,忠诚履职,获得了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等称号。
陈黎华说:“女服刑人员性格敏感、脆弱、易情绪化。管理和改造她们不仅需要胆识和机警,更需要倾注特殊的关爱。”她的教育改造工作就以因人施教为重点。
20种改造方法对症下药
在省女子监狱内,陈黎华所在的分监区主要关押暴力型罪犯。这些罪犯刑期长,性格暴躁,行为冲动,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不满18周岁,这些令人谈之色变的罪犯,是她工作的重心。
“恨其罪不能恨其人。”陈黎华深有感触地说,她所管教的病残犯组,大多是老人、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刑犯。这些女犯大多是在畸形的家庭中“一念成魔”,杀害了自己的亲人、爱人,入监后性格怪异,脾气暴躁,众叛亲离让她们失去了改造的信心。
而陈黎华的家庭也是处于家庭支柱长期缺失的非正常状态。陈黎华的丈夫曾是一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常年转战各地在天上飞。因为职业特殊,15年的婚姻生活里,夫妻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还不超过半年。
她毫不避讳地说,正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她知道,一个健全完整的家庭对女人来说多么重要。陈黎华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对女性重刑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了感恩教育法、母爱教育法、宣泄教育法、转移教育法等20多种教育改造方法,对症下药。
通过陈黎华的不懈努力,她用真情教育感化了100多名曾经顽固危险的罪犯,所帮教的130多名丧失生活信心、丧失改造信心、悲观绝望的罪犯无一自暴自弃;所办理的600多件减刑假释案件,无一差错、无一申诉、无一上访,并因此获得了“个别教育改造能手”的荣誉称号。
“她们都需要我拉一把”
2009年夏天,陈黎华持续低烧,有时候和犯人谈话谈到一半,她就忍不住抱着垃圾桶吐起来。
“胃癌二期”,诊断书上的几个字让陈黎华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一道坎儿来了。
确诊、手术、化疗、恢复,坚强的陈黎华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治疗刚过9个月,2010年3月底,切除了三分之二个胃的陈黎华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陈黎华明白,生离其实比死别更痛苦。
犯人会见亲属的时候,陈黎华就站在那里,看着等待了很久的家人伸长了脖子,不停地搜寻着挨个走进会见室的犯人,眼里泛着的泪光像刀,割得人心坎疼。
“不管是犯人还是家属,她们都需要我拉一把。”陈黎华说。
陈玲(化名)和丈夫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一个被判六年,另一个被判十四年。而他们的两个孩子,大的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小的则在初中开学没几天就辍了学。
陈黎华主动给陈玲的小儿子小峰(化名)打去了电话,“结果我被他骂了一通,说我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多”。陈黎华又改变方式,专门手写了20多页的长信给小峰,告诉他为人父母的苦衷,帮他分析父母犯罪的原因,并告诫他只有读书才不会因为无知而以身试法。
在陈玲入监的第二年,小峰终于回信了,他告诉妈妈:“我一开始很恨你,但是我现在不恨了。我现在要好好想想我接下来该怎么做,你也要好好想想。如果你有心回来,那就好好改造,我也保证会很乖,继续回去读书……”
没有了后顾之忧,陈玲用心改造,还参加了面点师培训。如今,已经刑满释放的她在老家开了个包子铺,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钱。而初中毕业的小峰也选择上了一所职业学校,以便尽早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对性格孤僻、六亲不认、薄情寡义、孤傲自负的罪犯,陈黎华恩威并重培养情感;对孤苦无助、饱受创伤、哀怨满腹的罪犯,她和风细雨及时伸出援手;对没有会见、没有书信、没有接济的“三无”罪犯,她跑东家奔西家当起“和事佬”。陈黎华一直坚持以情感人,以心换心,先后共帮助了130多个重刑犯的家庭修复了裂缝,找回了温暖。
不称职的“好妈妈”
“我长大以后要做一名家庭主妇。”陈黎华说,这是她女儿从幼儿园起就有的一个愿望。
陈黎华的女儿2015年不满9岁,在孩子的记忆里,妈妈很少出现在学校门口接送。
在女儿眼中,陈黎华也许不是个称职的妈妈。但在另一个少女心里,陈黎华却好过自己的亲生母亲,母亲节的时候,她只给陈黎华写信。
陈黎华所在的监区,还关押着一些参与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怀着对女儿的亏欠,陈黎华对这些犯过错的孩子们格外关注,2015年刚满18岁的小雅(化名)就是其中一个。
小雅入监没多久,陈黎华就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孩子。按照小雅的话,谁是真心对她好,谁是为了应付工作和她聊,她都能感觉到。
陈黎华充当了一个慈母的角色,努力得到她的信任。有一次,陈黎华要去外地出差,临行前嘱咐小雅一定要听从管教,表现得好就可以减刑。小雅答应得好好的,可陈黎华刚走第二天,她就在监狱里大闹了一场。
陈黎华回来以后立刻找小雅了解情况。小雅见到陈黎华,一下子大哭起来,说自己虽然也知道做得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了。陈黎华告诉她,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了就要承担因此带来的后果。陈黎华还因此扣了小雅的考核分,导致她无法减刑。
小雅感到很委屈,陈黎华又安慰她说:“你重新回到社会以后,还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学会控制自己,早早放你出去,你还会继续犯错。这次虽然错过了减刑机会,但是我们会继续帮助你变得更加成熟,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而此时的陈黎华正忙着为小雅联系学校的事情,希望她出狱后能够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可以坚强、独立地生活。
福建省司法厅厅长陈勇说,陈黎华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她牢记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使命,用细致和柔情,给予特殊人群特别的关爱,为社会增加了更多的和谐因素。(吴亚东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