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河南省委政法委组织河南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高院、省司法厅四家单位向群众发布38条爱民实践服务承诺。3个多月过去了,承诺履行的好不好,群众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这些承诺给大家带来了哪些变化、感受?
近日,河南省委政法委和做出承诺四家单位相关负责人齐聚人民网,谈变化,讲感受,说政策,解疑惑,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共话爱民便民承诺。
访谈中,河南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高欣介绍,从目前来看,今年的爱民实践服务承诺集中体现在三个“更加”上。一是更加贴近民生。例如法院系统实行立案登记制;检察系统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监督活动;公安系统缩短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限;司法系统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等。二是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如法院系统开展帮助农民工依法讨薪维权;检察系统加强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农村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公安系统提供应急“绿色通道”服务;司法系统减收涉及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司法鉴定费用等;三是更加注重信息化服务。如公安系统实行车驾管业务网上办理服务、建立“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法院系统开通全省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平台;检察系统建成或升级互联网互动公开平台等。
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司廷俊则介绍了目群众最为关切的驾考系列问题,并表示“目前仍处在试点阶段。预计从2016年1月1日起,将在全省全面推开。”此外,司廷俊还介绍了网友关心的“绿色通道”建设情况等。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高进学介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检察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等回答了网友的疑问。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韩守贤除了介绍立案登记实施以来的相关问题外,还介绍了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改革、“送法进校园”、“开学第一堂法制课”等法院爱民实践服务承诺的相关问题。
河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周济生则根据生动地事例,详细分享了关于“法律援助”系列承诺带来的良好变化,并就专业律师高质量服务弱势群体、狱务公开等问题回答了网友的提问,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石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