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一拿起笔,伏在桌上,写下“慎断”两个字——从2010年10月在法院任职以来,这两个字就成了他最坚定的职业“导航”。他说,作为一名法官,最紧要的就是判案时慎之又慎的职业素养。
杨茂一是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法院刑庭的法官,历任书记员、法官助理、助理审判员、审判员。2011年至2014年,他先后办理了近900起案件,2014年度所办案件数位居成都市刑事法官办案数量第一。杨茂一所承办的案件,至今无一投诉、无一错案、无一上访,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中途改行 警官变法官
2010年,杨茂一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我热爱一切跟正义有关的东西。”杨茂一说,尽管毕业后的5年里,他都在警察这一行里干得热情满满,但最终决定要“中途改行”做一名法官。
初入法院时,杨茂一压力大,近乎是个“门外汉”。要解决现状就要从基础开始,看书、找案例、问老师、请教同事……很快,他就具备了很强专业能力。
“我只管静下心来踏实学习、认真做事。”杨茂一相信勤勤恳恳工作能带给自己踏实的生活和内心的安定。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一年审判200余起案件的工作量对他来说根本谈不上“挑战”,他反倒很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和强度,也更愿意用“这很正常”来看待自己经常性的加班。“每一位法官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我们就像是医生,要对当事人尽心尽力。”杨茂一说自己不能辜负法律,不能辜负每一个期待正义的眼神。
5年的警察经历让杨茂一掌握了侦察规律、把控证据等专业技能,现在身为法官的他将此前的经验巧妙地融合到审判工作中,这种有机的结合使得他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拥抱正义 充满温情
杨茂一就是这样的法官,尽管在审判时严肃、冷静,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喜欢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的人。尽管“把公平正义还给需要的人”一直是杨茂一的诉求,但是却也因为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让他受到了来自别人的威胁。
2011年,刚入职不久的杨茂一收到了信,打开一看,全篇都是赤裸裸的威胁与警告。来信者不久前被杨茂一判定了刑罚,他怀恨在心,扬言要让杨茂一付出代价。四年过去了,杨茂一还留着这封信,当成是工作中不平凡的纪念。“这样的恐吓没什么好害怕的。”他笑着说道,“我其实很理解他这样的行为。”杨茂一回想起这件事一点也不责怪写信的人,反倒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解读。他觉得当事人被判入狱肯定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冲击,因而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很正常。
不做冷冰冰的法官,用有温度的态度对待每一起案件,杨茂一并不是说说而已。还有一周杨茂一就要迎来法官生涯的第5个年头,这条坚守正义的路让他看到更多希望,也唤起内心无与伦比的热情。(刘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