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龙:“和事老”法官

2015-10-13 15:49  来源:四川法制报

  人物档案

  罗万龙,四级高级法官,全省法院调解能手,成都市龙泉驿区法院速裁庭审判员。2012年至2014年,罗万龙所审结案件的调撤率分别高达91.2%、94.9%、91%,质效排名一直位居全院前三名。2012年12月被省委政法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 “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4月被省高院评为 “全省法院调解能手”,2014年2月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2014年4月被群众推荐为成都市“我最喜欢的政法干警”。

  从事审判工作20年来,罗万龙始终坚持“司法为民、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办案宗旨,高度重视并善于做调解工作。以他为代表的“万龙工作室”也成为龙泉驿法院司法调解的一块金字招牌。

  “罗法官平时太忙了,你只有今天下午两点来看采访得到他不。”当记者在约定时间来到龙泉驿法院时,罗万龙正在速调室调解一起家庭纠纷案。记者来到现场听着罗万龙与当事人沟通,感受到罗万龙为人亲和,一直以 “大哥何军”(化名)、“老二何敏”、“老三何芳”来称呼当事人,听到当事人吵架,罗万龙一直紧皱着眉头当和事老。等到接近下班时间,罗万龙才有空接受记者采访,短暂沟通半小时后,罗万龙又投入到工作中,记者只好通过采访罗万龙同事来更深入了解他。

  据龙泉驿区法院研究室罗文碧介绍,罗万龙每年处理案件400余件,平均一个工作日处理1.8件,高工作量让罗万龙上班下班都在想案子,想不通就睡不好觉。

  “随意”法官严格办案

  “我们经常看见当事人上午来调解下午就撤诉,感觉是不是太快了点?”说起罗万龙,他的同事们大多数都认为其办案的方式有点“随意”。

  罗文碧告诉记者,每路过法院速调室时,都会听到罗万龙洪亮带着些许嘶哑的声音,他们认为按照法律作出判决简洁明了,为什么罗法官始终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呢?对于工作人员的疑问,罗万龙有自己的看法。

  20年前,罗万龙看着各种财产纠纷、赡养纠纷、抚养纠纷等案件,就会思考案件可能的走向,自己处理的方式,调解或者依法判决后执行的结果等。那时,调解优先方式就已在罗万龙心里埋下根基。

  在罗万龙成为法官前做书记员的时候,接触到一起赔偿纠纷案,原告田里长有400余株竹子,高度10余米,挡住被告种的水稻田阳光,影响了水稻的收成。原被告因此争吵了20年,几届村组干部和镇上干部都未协调妥当。后来被告将竹子砍掉,原告发现后便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

  当时审理该案的法官伤脑筋,竹子砍掉还会再长,判被告对原告进行赔偿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罗万龙在当时向法官提出调解建议,针对于原告,竹子本身没有较大用处,并且部分竹子已经开始腐烂,不如将竹子清空,并且得到相应的赔偿。针对于被告,此次对原告做出赔偿后,竹子就能被清空,水稻收成也会相应提高。

  最后原被告表示同意并按照判决执行。从这之后,罗万龙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方式真正为双方当事人解决了问题,便决定坚持贯彻调解优先原则。

  20年来,罗万龙严格要求自己调解好每一起案件,其所受理的案件均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并且无一上诉改判、无一发回重审、无一上访申诉,真正达到案结事了。

  主攻婚姻家庭案件

  婚姻和家庭类案件在其余法官看来费神费力,选择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费口舌又费脑力;选择根据法律直接判决,原被告不一定会执行,并且日后有可能再次进行申诉。但罗万龙处理起来却得心应手。“法官,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平时都忙,爸妈现在行动不便只有住养老院,每个月开销好大哦,大哥又不愿意和我们平摊这个钱,你说你解决的到不?”“这个首先要考虑你们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你们大哥给我说他生活条件艰苦,确实拿不出太多的钱,但是他愿意照顾老人,你们同不同意他照顾的时候把老人接回家嘛……”

  这起案件调解开始到调解成功,罗万龙花了接近三个小时,双方当事人同意签字,罗万龙紧皱的眉头才逐渐松开,整个人松了一口气。当记者以为罗万龙调解完应该回办公室时,他却走到双方当事人身边,“你们要记得每个月十四号给对方打电话,商量怎么接父亲,如果其中谁人手不够,你们其余人作为家人还是要帮帮他们,我也会去找你们村委干部协商帮助你们。”罗万龙告诉记者,他担心双方当事人执行过程有偏差。

  罗万龙认为,婚姻家庭类案件牵涉到家务事,上升到法律层面,就应从所有人的利益角度考虑。解决此类案件流程简单,根据法律的依据,便可深硬作出判决,但是判决之后,双方当事人是否服气,能否按照要求执行是最大的问题,法律条条框框没有人情,罗万龙更多考虑的是实际可行性,解决根本性问题。

  座机手机合二为一

  罗万龙的搭档,书记员饶康告诉记者,他对罗万龙的第一印象是工作模式看不懂。

  罗万龙为了方便联系当事人,决定将办公室的电话呼叫转移到个人手机上。最开始,罗万龙不懂呼叫转移的用法让饶康帮忙,饶康十分不理解,其余法官都想着如何保护个人电话隐私,罗万龙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变长,饶康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罗万龙接到的大部分是诉前案子,第一个程序是找当事人,或者选择进行公告。很多当事人对法院工作人员有抵触,不开门、不见面、不出庭。罗万龙通过电话联系正好解决这个问题。“请问你是李雨(化名)哇?你们两口子怎么的嘛,娃娃这么小一定要离婚哇,多为娃娃考虑一下嘛。你不晓得我是哪个啊,哎呀,我是罗法官啊。”描述起罗万龙给当事人打电话时的模样,饶康模仿得惟妙惟肖。

  罗万龙表示,通过电话找当事人,把当事人当亲人一样对待,让当事人感受到法院是从自己角度出发考虑,便会主动联系法官来到法院。在当事人不方便到法院时,罗万龙也会选择电话进行调解。“有些当事人常年不在成都,往返两地浪费时间,我通过电话沟通,不仅和背靠背调解有相同的道理,而且也方便当事人。”罗万龙表示通过电话调解和到法院面对面调解,前者更能节省时间。据统计,罗万龙一年调解的案件超过400件,而电话调解正是他办事高效的原因之一。

  经验总结三要素

  “调解讲究的是耐心、阅历和方式。”罗万龙告诉记者,婚姻和家庭类案件并不复杂,只要耐心的分析讲解,就能把原本有矛盾的双方调解到意见一致。20年前,罗万龙刚进入法院工作,遇到调解碰壁的时候,他会设身处地想双方当事人的诉求与平衡利益点,老百姓如果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就不会选择上法庭。每当想通了过后,罗万龙又会重新找当事人进行调解。

  “丰富的社会阅历才能让别人相信我说的话。”罗万龙讲到一起赔偿纠纷案,原被告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关系,被告在家装修房屋时发生渗漏,对楼下原告的家具、卫生间造成一定损害,原告便起诉要求高数额赔偿。罗万龙了解情况后,告诉原告其房屋损害赔偿的大致范围。比如墙面因损害有了霉变,可以用紫外线灯或者喷漆等方式处理。最后原告采纳了罗万龙意见。

  “调解讲究方式,好比是一位心理咨询师。”罗万龙曾遇到一起离婚纠纷案,女子要求离婚,男子便有了轻生的念头。罗万龙在调解之前选择先找男子谈谈心,通过聊天,罗万龙了解到该男子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做事有原则和分寸。罗万龙便告诉该男子,轻生不是做事周全的表现,通过轻生不能解决问题。最终男子同意打消轻生念头。(曾昌文 周夕又)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