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成绩斐然

2015-10-10 15:25  来源:青海长安网

创新驱动新发展 实干开创新局面

西宁市人民调解工作成绩斐然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司法局积极适应新时期矛盾纠纷形态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调解困难化等特点,紧抓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创新驱动新发展,努力探索调解新机制,以实干谋求新突破,全力构建调解新格局,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调解机制,打造服务新平台。为将为民、务实、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落到实处,使大量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在工作实践中,西宁市城北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借鉴商业超市模式,建成全市首家“人民调解超市”。“超市”设立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道路交通、物业、医疗、信访6个非诉讼纠纷服务窗口,配备懂政策、通法律、善沟通、会调解的人员担任首席人民调解员,推行调解员“坐诊”“上门”“电话”“网络”“亲情”和群众“点将”的“六服务法”。自5月份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7件,其中重大疑难纠纷37件,防止群体性上访5件,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创新调解思路,建立“双三位一体”新模式。针对辖区寺院多、破产企事业多、社情复杂等特点,西宁市城中区南滩南山西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双三位一体”(社区调委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民情恳谈室“三位一体”和社区调委会、南滩司法所、南滩派出所“三位一体”)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整合各部门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及时妥善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为构建服务完善、人居和谐、充满活力的阳光美丽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拓展工作领域,推进涉军人民调解。为更好地服务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西宁市司法局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推进全市涉军人民调解工作。抓机构,指导各县区设立涉军人民调解工作站,具体负责军地、军民之间矛盾纠纷的化解。建制度,建立健全纠纷受理、登记、调解文书制作等各项制度,规范调解组织的外观标识及调解的接待、受理、调解、回访等环节的相关工作,使涉军调解工作规范运行。重宣传,采取多种形式,深入驻宁各部队深入宣传,有效提升了涉军人民调解的影响力和知晓度。强保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解决调解人员报酬和办公经费,确保涉军人民调解工作正常开展。

——狠抓规范化建设,促进调解工作新发展。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湟源县司法局狠抓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以强化组织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利用村(居)换届时机,充实调整了11个调委会,选聘了11名知乡情、懂法律、会调解的基层法律工作者和退休政法干部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并在32个重点区域配备了调解信息员,进一步健全了组织,优化了队伍;以强化硬件建设为着力点,积极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协商,妥善解决了所有调委会办公场所,多方筹措资金41.7余万元,为基层调委会配发了办公设备、徽章标识,制作了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图、规章制度及各类表簿册,进一步提升了调解组织的规范化水平;以强化业务建设为落脚点,指导各基层调委会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应急调处等项制度,实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民调解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调解成功率首次突破97%,协议履行率达到96%,整体工作取得新发展。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