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平,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室副主任、痕迹工程师。日前,受省公安厅邀请,为全省100多名指章纹比对技术培训班学员授课,他主讲的《指纹查询比对的几种方法》受到学员们一致好评。
说起郭卫平,台州市刑侦界无人不晓,在全省刑侦战线上也是大名鼎鼎,就连公安部刑侦总局专家们,也知道三门有个“痕迹达人”。他从事痕迹检验工作11年来,直接认定破获案件1200余起,带破各类案件1000余起。2014年,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开展掌纹暨重特大案件指纹集中比对专项行动,郭卫平被评为全省指掌纹比中命案成绩突出个人。
雾里看花,“蜘蛛网”里找玄机
2001年以前,三门县公安局利用痕迹破案在台州市各县(市、区)排名靠后。2002年,郭卫平从乡下派出所调到技术部门后,面对设备陈旧和师资紧缺,这个门外汉没有被吓倒,倒激发出他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每天坐在办公室静心研究,反复比对一枚指纹,一天没有收获也不气馁。
郭卫平在刻苦和坚守中迎来曙光,通过自己摸索的经验侦破一个个疑难案件,使三门县公安局利用痕迹破案的业绩跃为台州领先水平。
2009年4月19日晚,三门县海游镇天久小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一人被打伤,财物被抢。案件发生后,一时引起小区居民恐慌。三门县公安局专门成立专案组负责侦破此案,投入了大量警力展开勘查、走访。几天下来,案件线索一无所获。
作为痕迹技术员的郭卫平认真勘查现场,并把现场提取到的痕迹输入指纹系统进行比对,但没有突破。如此大胆入室作案,他们不应该是第一次,于是他对痕迹经过分析后发现,现场指纹变形很大,决定用指纹串并替代查询法,终于查出现场指纹为暂住在宁海县的贵州籍嫌疑人吴某所留。
当年5月,三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组织警力在宁波抓获犯罪嫌疑人吴某,破获发生在杭州、宁波、三门的入室抢劫、盗窃案十多起,涉案价值达20余万元。
“火眼金睛”,指纹里做文章
“每天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蜘蛛网’,要从中找出嫌疑人,必须要心静如水、心细如发,还要有副‘火眼金睛’。”郭卫平说,利用痕迹破案繁琐而无趣,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只有守得住寂寞的人才会出成绩。
在摸索与实践中,郭卫平利用痕迹寻找犯罪嫌疑人越来越游刃有余,让隐藏在茫茫人海里的一个个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并被绳之以法。在2013年“三严三治三强”专项行动中,郭卫平迸发出了更大的工作热情,经常加班加点,他共利用痕迹直破案件121起,位于全省第三;2014年,其中在全国协查指纹比对中,共比中协查案件222起,位居全国第四。
郭卫平通过痕迹比对不但破获三门县的大案要案,还帮邻县兄弟单位破获大案。
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黄岩区一些小区接连发生入室盗窃案,当时民警在小区调取视频监控,通过监控也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但民警花了大量精力却无法搞清犯罪嫌疑人身份,使此系列案件久侦未破。此系列案引起郭卫平的关注,他在指纹信息库里调取黄岩区盗窃案嫌疑人留下的指纹进行比对,对指纹反复进行调整、修正。第三天就比对锁定了盗窃嫌疑人郑某,并将信息反馈给黄岩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后来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破获了系列案件,涉案价值30多万元。
近年来,流窜作案增多,犯罪分子往往“打一枪换个地方”,他们一旦落网,拒不交代余案。郭卫平借助痕迹铁证,“帮助”犯罪嫌疑人“回忆”起之前犯下的事,并让他们无从狡辩。
潜心研究,登上专家讲台
郭卫平并非科班出身,但凭借长年累月的潜心耕耘和严谨研究,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工作方法。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广泛涉猎各类痕迹应用方面的文献、资料等,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刑侦学术方面颇有建树。他撰写的30余篇专业技术论文先后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多次应省公安厅邀请为学员讲课。
2005年12月13日,郭卫平应邀参加由公安部召开的全国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其论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运行机制发展研究》被指定为大会发言论文,他也是此次研讨会发言人员中唯一一名来自县级公安机关的技术员。
从警近20年来,郭卫平淡泊名利,勤勉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眼中,他性格耿直,只是生活在自己简单、严谨的世界中,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职业信念和底线。而这样的“个性”,已让越来越多熟悉了解他的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