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公安机关在防范打击通讯网络诈骗工作中,不断总结打击经验,创新做法战法,探索建立了常态化主动打防“伪基站”短信诈骗犯罪的工作机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该类犯罪高发频发的势头,取得了不俗的战绩。2015年1-9月份,全市共摧毁“伪基站”团伙15个,破获案件24起,打处犯罪嫌疑人23人。
一、定职责,建机制,努力破解“抓基”难题。
一是战略上高度重视。2015年以来,针对“伪基站”案件发案频率高、受害范围广、个案损失大的情况,市局领导高度重视,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沈连江多次召集市局合成作战室成员单位座谈研究解决办法。市局在出台打防“伪基站”工作机制期间,又多次召开由市局相关业务警种和主城区分局合成作战室参加的座谈会,使得打防战术战法更趋完善。
二是战术上不断改进。市局合成作战室从2015年4月份成功抓捕一个“伪基站”团伙时组建的临时微信群中得到启示,依托公安与通讯运营商的常态联动机制,组建了“打击‘伪基站’联动群”。通过实战的反复操作,不断扩编参战范围,不断完善抓捕方案,对“抓基”过程中对象的表现特征、抓捕的最佳时机、战时的分工合作逐渐达成了共识,具有湖州特色的打击“伪基站”战法初具雏形。
三是制度上加强保障。2015年8月,市局下发了《全市公安机关实时打防“伪基站”违法犯罪工作制度(试行)》,从警情收集、分析研判、落地查控、防范预警、办案管辖五个环节对参战警种、县区局合成作战室在打击“伪基站”违法犯罪案件中的职责做了具体定位,实现了市局合成作战室与指挥中心、网警、刑侦等警种和县区局合成作战室的无缝对接,着力打造合成作战升级版,并组织了多次针对“伪基站”取证的培训,切实加强了对伪基站犯罪的应对能力。
二、快联动,促防范,注重升级“抓基”效能。
一是快人一步早发现。为最大限度的跑赢犯罪分子、降压案件发生,市局合成作战室通过整理汇总,不断改进发现方法,提高发现效率,真正做到“露头就打”。
二是快速联动早预警。在收到“伪基站”警情后,除了快速反应实施打击外,还迅速启动预警防范机制进行针对性预警。一方面由警公办发布广播性预警;第二方面由移动公司对接受到“伪基站”短信的用户进行二次短信提醒;第三方面由安防支队及警公办联系“伪基站”短信冒用单位,如“95588、95533”向用户发送防范短信。同时,由网警支队联系网络营运商对短信中出现的网址进行封停。2015年1-8月份,全市已针对“伪基站”案件发送更正提醒短信40万余条,封停网址14家。
三是以案说法早宣传。紧抓全市通讯网络诈骗宣传周、典型案例集中宣传月等契机,利用纸媒、视媒、网媒等载体对全市破获的“伪基站”成功案例进行全面报道,广泛宣传“伪基站”的危害性,普及“伪基站”违法犯罪的定义,尤其加强如何应对“伪基站”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的宣传,不断压缩“伪基站”的社会土壤。
三、重基础,强支撑,全面提档“抓基”实力。
一是拓宽线索来源。一方面不断社会线索收集途径,鼓励群众报警提供线索;另一方面加强与电信、移动运营商等外部协作,积极争取其技术支持,畅通涉案信息传递渠道。2015年1-8月份,全市通过外部协作获取“伪基站”线索7条,其中群众提供线索2条,线索落地抓捕率达92.8%。
二是强化研判互动。依托合成作战室专业研判,综合运用视频侦查、网上作战等手段,加强分析研判,并借助微信群及时与外勤民警、运营商联络员互动,为进一步明确锁定对象、打击犯罪奠定基础。
三是注重勘验取证。注重对案件证据的获取和固定,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和有效的证据固定流程。对破获的案件及时开展电子数据的勘验和取证工作,防止证据毁损或灭失。同时,认真审查“伪基站”设备的来源,查明设备生产、销售人员或企业情况,力争在源头上打击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