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部署“守青山、护绿水—湖州公安在行动”专项工作后,市局交警支队高度重视,按照《“守青山、护绿水—湖州公安在行动”专项工作方案》要求,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全力推进。
一、冲刺黄标车淘汰目标,确保率先100%淘汰黄标车。
一是咬定目标,大力宣传。为确保在全省率先完成黄标车百分百淘汰,支队广泛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警务广场活动、上门走访等各种途径,传统方法与新兴手段并用,持续开展黄标车淘汰奖励补贴及延长黄标车淘汰奖励补贴政策的宣传,鼓励剩余黄标车主动淘汰。截至目前共开展黄标车淘汰电视专题宣传报道8次,报纸宣传20余篇,通过微博、微信发布宣传信息30余条次,通过警务广场活动开展宣传20余次。在“黄标车淘汰补助联合服务窗口”继续实行无休日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一站式服务等措施,方便车主及时办理淘汰奖励补贴申领手续。截至目前,已回收注销黄标车3552辆。
二是用好政策,倒逼淘汰。在市、县(区)中心城区及40个建制镇黄标车区域限行的基础上,依据市政府《进一步加快黄标车淘汰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积极与环保部门共同研究在全市范围实施禁止黄标车通行措施。同时停止黄标车年检,倒逼黄标车淘汰。
三是依照法律,注销淘汰。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连续3个检验周期未检验或者实际已处灭失状态的黄标车进行深挖细查,依法予以公告注销。截至目前,共灭失注销黄标车1194辆,公告注销黄标车3302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出台购买新能源物流车、纯电动客车补助政策,鼓励黄标车淘汰企业购买使用。截至目前,全市已淘汰黄标车8191辆,完成率达95.52%,查处黄标车闯禁令违法行为12414起、路面查处燃油助力车1441辆。
二、全力推行管理新政,确保工程运输车管理突破。
一是新型工程车购置再提速。经积极协调,持续推动,9月15日第一批新型城市渣土运输车购买全合同顺利签定,预计10月份新车就将到货并投入使用,工程运输车管理新政又迈进了关键一步。9月16日,新型城市渣土运输车现场推荐会在雷迪森隆重举行,10家工程运输企业、230名企业负责人及老板踊跃报名参会,推荐会气氛热烈,场面火爆,对加快工程车管理新政落地实施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管制区域再扩大。按市政府《加强和规范市区工程运输车管理专题会议》精神,10月1日起工程运输车通行证管制区域将从70平方公里扩展到120平方公里,支队积极配合湖州中心城区建筑工地、运输道路扬尘治理和渣土沙石运输车辆、建筑垃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公告发布,搞好标志设置等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该项措施顺利实施。
三是路面管理再严格。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工程车准入数量,合理规划通行时间和路线。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对于违法行为突出,严重污染城市路面和环境的工程车辆及车队,一律列入黑名单并予以曝光。截至8月底共有5个车队25辆工程运输车被列入黑名单;严格路面执法,会同市工程车整治办健全辖区大队与整治办执法组一对一联系工作制度,开展联合执法与专项整治,最大限度降低工程运输车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截至8月底全市共查处工程车交通违法行为5897起,其中主城区查处3330起。
三、全力保障重大活动,确保交通安保工作万无一失。
一是认真提前谋划。针对重大活动交通安保政治性,要求高的特点,支队提前周密谋划,确保近期即将举行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训班、下半年重点工程开工仪式、第27届世界模特小姐、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安全顺利,确保警卫对象绝对安全。
二是反复组织演练。在省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论研讨会、座谈会、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等交通安保任务中,支队主动对接,反复踏勘,反复演练,确保次次顺利、回回圆满。
三是严密勤务部署。支队细之又细、慎之又慎落实各项交通安保措施,对警力配置定点定位,责任到人,对情况多种预想,多案准备,全力确保重大活动安全有序、万无一失。另外支队始终坚持以民意为导向,问题为导向,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持续加强队伍教育管理,加强以事故大队为重点的生态警营建设,继续带出一支纪律严明、群众信得过的交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