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各级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推出便民服务措施,相继推出按需申领护照、省内跨户籍地就近申领出国(境)证件、下放证件审批权限、再次赴港澳自助申请、网上办证、预约申请、增设受理点等便民措施20余项,极大方便了群众出国(境)旅游、学习、工作和生活。
便民措施群众得实惠
近年来,安徽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先后推出了在全省范围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和全省跨户籍地就近申领出国(境)证件等便民措施:
2013年,集中推出放宽本省居民在省内就近办理因私出入境证件的条件、简化企业人员办理赴港澳商务签注备案手续、简化居民再次申办往来港澳签注手续、在全省范围内开通出入境证件邮寄外省市和家庭成员证件及一人多证合并邮寄业务等5项便民利民举措。
2014年,推出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设立非工作时间办证“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限、简化申请表格、可重复使用照片信息等5项便民措施。
2015年,启用出入境数字化审批系统和证件费统收管理系统,对有效解决目前县级公安机关向市级公安机关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系统无法实现数据流转与纸质材料传递统一性问题以及群众交费不方便等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全省出入境窗口均设立非工作时间办证“绿色通道”,合肥还实行365天常态化上班制度,亳州、蚌埠、阜阳等地则推出了周六、周日正常上班等便民措施。
增设受理点群众更方便
2014年11月1日,合肥新桥机场、黄山屯溪机场台胞签注点正式启动。截至2015年上半年,两个机场签证部门共为台胞办证1130件,保持“零差错、零异常”。按照国务院部署,2015年7月1日起,公安机关实施取消台胞签注政策。此后,合肥新桥机场口岸签证处、黄山屯溪机场口岸签证科继续积极为台胞提供台胞证的换发等服务,为服务皖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作出了贡献。
秉承“把办证窗口设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的理念,安庆在老城区新设一个出国(境)证件受理点,淮南采取“一主三辅”的办证点布局模式,增设田家庵、谢家集、潘集三个公民出境受理中心。目前,合肥、淮北、亳州、芜湖、宣城等地也在积极筹备新设出国(境)证件受理点,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办证。
2013年以来,巢湖市、肥东县两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机构获批赴港澳再次签注审批签发权,广德县、宿松县两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机构获批公民出国(境)证件审批签发权,简化了华侨定居审批手续,开辟了省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减少了审批环节和流转时间,降低了审批层级,提高了工作效率。
软硬件加强工作更规范
近年来,安徽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不断改善接待场所硬件条件,新建、扩建、在建出入境大厅40余个,全部按照规范标准,统一窗口标志,划分功能区域,设置叫号系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在软件建设上,他们制定完善了出入境民警业务培训、日常管理、窗口接待、内部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制度规范,进一步增强了出入境接待窗口的“软实力”。同时,不断改善接待大厅的服务环境,淮南、马鞍山、合肥、宿州等13个市先后购置了港澳再次签注自助受理机、自助填表机、自助发证机、“申请易”等自助设备,实现填表、申请、受理、发证全智能化。
为进一步缩短提交申请时间,缓解后台审批压力,安徽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对《往来香港澳门地区再次签注自助申请工作规范》进行修订,全面优化自助申请工作流程;批准合肥市开展居民赴台旅游再次签注自助受理业务;简化内地居民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申请材料,申请人不再交验户口簿及提交复印件。
出入有境,服务无境。“下一步,安徽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将通过开展‘微笑服务’活动,进一步规范出入境窗口服务言行、服务标准,切实做到‘让微笑露出来、让办证快起来、让窗口亮起来、让群众赞起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快捷的出国(境)服务。”安徽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关清 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