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底福建省厦门市高崎国际机场T4新航站楼启用以来,航站楼内外相继出现了职业乞讨、兜售假冒名牌手表、“黑车”载客三大乱象。特别是屡打不绝的职业乞讨现象,逐渐出现团伙化的发展趋势,一些不法分子纠集老乡,多次与游客及安保人员发生冲突,既破坏了厦门的文明形象,又扰乱了机场的治安秩序。为提升机场环境,2015年3月起,厦门机场警方开启治理三大乱象的专项行动。经过半年的持续整治,三大乱象基本在厦门机场销声匿迹。
“以职业乞讨现象为例,如今职业乞丐也升级了,一改往日脏乱臭、可怜兮兮的形象,现在通常以年轻行乞者为主,而且公然强行讨要钱财。”据机场公安分局第一大队民警石磊介绍,“当前,厦门机场候机楼内的职业乞讨人员大多为二三十岁的女性,她们衣着干净整洁,因此隐蔽性很强,查处起来难度很大。”比如,女子王某英,2015年34岁,就是其中一名职业乞讨人员,她曾多次到机场乞讨,每次被民警发现,带到警务室谈话后,她都会向民警保证,以后不会再来机场了。可没多久,又故技重演。
屡禁不止怎么办?厦门机场警方决定建立建档造册机制:由现场执勤民警对嫌疑人员进行约谈,拍照留底建立档案;组建若干个微信群,发动机场商户群防群治力量充当警方的“眼和耳”,一旦出现嫌疑人员,即可拍照上传至微信群,对嫌疑人员进行定位,方便民警快速拦截。目前,已有18人被列入机场警方的职业乞讨和售假商贩黑名单。“我们还努力引导有就业能力的职业乞讨女性,通过正规渠道找工作。”石磊表示,“堵疏结合使得职业乞讨乱象的活动空间受到最大限度的挤压,成效凸显。”
在加大对候机楼内整治力度的同时,厦门机场警方还借助电子眼,联合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候机楼外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严治。借助视频巡查,机场监控指挥室一发现非法载客行为先行拍摄取证,而后指挥现场民警精确拦截,并同步将监控截图通过微信实时发送至民警手机。据统计,半年来,机场警方联合交通执法部门,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0部,将65名不法人员列入非法营运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