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政法系统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2015-09-25 16:21  来源:四川法制报

  四川宜宾政法系统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为民”机制

  提升司法公信力

  2015年以来,四川省宜宾政法系统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为民长效机制,执法司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以公开促公正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全市各级政法机关以开通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专业信息查询系统和办案系统等方式,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着力推行网上办案、流程公开、制度公开、审务公开、检务公开,让执法司法在阳光下作业。

  全市法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裁判文书上网机制。上半年,公开裁判文书6791份,公开率达91.24%。建成科技法庭24个,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室,积极推进案件数据信息库和执行指挥中心建设。通过微博、微信直播庭审案件325件,召开新闻发布会9次。完善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对26件案件执行情况全过程公开;检察机关继续深化检务公开,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全覆盖的检务公开网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安机关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创新公共政务“零距离”服务。先后推出了车驾管理业务平台延伸、出入境办证“暑假便民行动”、户政管理“农民工服务月”等便民利民措施,打造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库区“移民警务室”等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以改革促公正加强司法执法规范化建设

  全市政法系统坚持司法为民,稳步推进司法改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执法需求。

  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了《宜宾市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程序、强化司法责任落实为重点,探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建议制度;健全了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和轻刑犯教育矫正机制;制定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实况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记录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先后4次召开司法体制、社会体制专项小组工作会议,研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操作性,确保方案科学有效。

  市法院全面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建成了集立案、“12368”服务热线、电子触摸屏查询和诉讼引导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努力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积极推进“多员合一、一职多能”的模式,拓宽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2015年全市新增人民陪审员324名,参与审理案件2276件。

  检察机关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民事行政检察相衔接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提前介入、重大案件情况通报等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权的行使,2015年上半年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并立案22件24人,有力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以质量促公正着力提升办案效率

  办案质量是公正的基本保证。各级政法部门统筹质量优先、兼顾效率,积极推行案件全程网上运行、“大调解”专业化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综合试点改革,执行宽严相济政策,采取上门立案、巡回审理等便民利民措施,有效缩短了案件办理时间,提升了办案效率。

  2015年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立刑事案件8276件,破3110件,刑事拘留1444;全市法院共审结刑事案件1532件,判处1891人。审结抢劫、抢夺和盗窃等侵犯财产案件330件,审结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6件;全市检察机关共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1381人,提起公诉1764 人。立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38件47人,查办大案37件,要案5件,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944.37 万元;全市司法机关各调解组织开展纠纷排查2312次,排查纠纷3390件,调解矛盾纠纷15920件,成功率达98%。(李敏 李丹)

责任编辑:王静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