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法院发布典型案例

2015-09-22 09:18  来源:贵州长安网

  近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法院举行2015年度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介绍六盘水市两级法院开展“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情况并发布5起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由市法院新闻处处长高良萍主持,执行局负责人文勇通报专项活动情况,执行局执行一庭副庭长代金发布典型案例。法治生活报、六盘水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十余人应邀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

  文勇介绍到,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决“六难三案”问题的部署安排,进一步转变执行工作作风,规范执行行为,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消极执行、消极协助执行、规避执行、阻碍执行等执行领域的突出问题,切实执结一批涉金融债权执行案件和其他执行积案,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自2014年7月15日至2015年7月15日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为期一年的“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专项活动开展期间,最高法院于2014年9月10日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流程公开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上述文件的下发实施,形成了规范法院执行活动,有效打击规避执行行为的组合拳。六盘水市两级法院根据上级的部署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相继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执行工作的院领导和执行局局长为副组长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在活动开展中深入动员、广泛参与,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切实推进专项活动开展,执行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专项活动中,全市法院共需清理的案件为1870件,标的额为66619.66万元;截止2015年7月10日,共计执结(程序性结案终结和实际执结)1815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2626.35万元;执结率为97.06%,执行标的到位率为18.95%。恢复执行的涉民生案件425件,执行标的为2293.81万元;截止2015年7月10日,已执结423件,到位标的额1071.56万元;执结率(程序结案终结和实际执结)为99.53%,执行标的额到位率为46.72%。重新执行的涉金融债权的案件61件,执行标的额11794.97万元;截止2015年7月10日,共执结(程序结案和实际执结)58件,执行到位标的额2968.37万元;执结率为95.08%,执行标的到位率为25.17%。全市两级法院还将1288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部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被执行人感受到出行难(不能乘坐飞机、动车)及融资信贷难的惩戒压力,主动向人民法院履行了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自2014年至今,共计16起案件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向人民法院履行了其承担的义务,兑现金额849.36万元。全市法院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向公安机关移送12件案件的犯罪线索,涉及15人;以涉嫌妨碍公务罪向公安机关移送2件案件的犯罪线索,涉及3人,其中一件的被告人张青松已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此案正在二审中。除此之外,两级法院还对63件执行案件中以各种方式抗拒、规避执行的65名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对一家拒不履行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予处以20万元的罚款。

  文勇指出,专项活动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对既往案件的清理执行,使人民法院的执行作风进一步改善,执行行为更加规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年的专项活动,对全市两级法院执行人员是一次洗礼,增强了执行人员主动执行、积极执行、文明执行的良好执行作风;进一步树立了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程序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规范地实施每一个执行行为;使一些暂时逃脱债务的被执行人感受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强大震慑力,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下一步,全市两级法院将以“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使今后的执行作风更加优良,执行行为更加规范,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打击规避执行行为,努力构建社会信用。

责任编辑:张林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