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9岁的陈虹宇,2010年8月被选调进入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工作,先后任检察院书记员、助检员、公诉科副科长。参加工作5年来,她在公诉案件多、工作量大,人员少的情况下,严格依法办案,经手办理的200多件案件,都能够做到秉公执法、查微析疑、缜密审查。
2014年,陈虹宇当选贵阳市乌当区检察院优秀公务员,她用行动谱写法律公正,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015年8月,入选“贵州好人榜”,成为了20名“贵州好人”中唯一的一名女检察官。
柔美女孩勇挑工作重担
“查微析疑,缜密审查;办案能手,数量第一。默默无闻、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诠释了对检察事业的执着追求,彰显了基层检察官的英姿和风采!”这是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检察院领导对陈虹宇的评价。
2010年8月,陈虹宇刚进入贵阳市乌当区检察院,就被安排到公诉科工作。公诉科历来是检察院受理案件最多,工作量最繁重的部门,办案压力大,案件难度大,法律知识要求全面的部门,简单的说,这是一个连男同志都发怵的岗位。
“刚知道自己分到公诉科时,还有点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项工作。”陈虹宇回忆说。因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公诉人应当是比较强势,在法庭上与律师唇枪舌剑,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而陈虹宇不但长得文静秀美,性格也比较温柔,她连说话的声音都是轻声细语的,与公诉人所应具备的“气质”相差很远。
“但后来我慢慢体会到,公诉人在庭上的自信主要来源于庭前的准备,只要能保证对案件证据和事实熟于心,自然能够轻松应对庭审,也能应对自如。”现在的陈虹宇仍然不“强势”,但她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仔细审查案件,确保所起诉的案件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在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开庭前她会认真制定出庭预案,应对庭审。
陈虹宇不但坚持了下来,还在公诉科的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5年,仅2014年陈虹宇主办案件70件88人,个人办案数量就占到该院公诉科全年办案总量的四分之一。
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
“秉持公正信仰,维护法律尊严,主持人民公道,伸张社会正义。”这是陈虹宇作为一名公诉人一直奉行的理念。
2013年10月22日,在乌当区东风镇云锦村石头寨发生一起恶性伤人案件。陈虹宇仔细审查卷宗后,按法律规定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熊某。
在看守所,熊某用头撞击铁栏自伤、自残,陈虹宇及时制止了熊某的自伤行为,并对其说法说理进行安抚。回到单位后,陈虹宇一遍又一遍梳理案情,多次与侦查机关承办人对接,确定了详细的补充侦查提纲,并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在退侦期间,被害人多次来到检察院找到陈虹宇,质问案件是否存在猫腻。陈虹宇向他们解释,如果简单的起诉和处理了之,嫌疑人的怨气不能化解,还会长期存续下去,导致对方的对立、对峙,不如对方达成和解,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矛盾,并且组织双方家属进行调解。最后熊某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熊某最终认罪服法,刘某也认可法院判决。
5年来,陈虹宇所起诉的案件,法院均作了有罪判决,无一件冤假错案;作出不起诉处理的案件,均得到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认可。不论是起诉的案件还是不起诉的案件,都得到了来自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肯定。
铿锵玫瑰吐芬芳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检察官,陈虹宇在工作上尽职尽责、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做出了骄人的业绩。但在这背后,她也付出了很多很多:因为办案任务重,“白”加“黑”、“五”加 “二”是她的工作常态,她每天的平均加班量保持在4小时左右,全年仅加班就高达3000余小时。
每当加班到深夜,她都独自一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家中。如果加班至凌晨,则不得不留宿在办公室或借宿在附近的同事家中。第二天,她总是又饱含激情地投入新一天的工作……这种工作节奏和方式已成为常态,难得的是那一份长期无怨无悔的执着和坚守。
身为人妻和人母,陈虹宇都是“不称职”的:她不但与丈夫是聚少散多,更是为了工作而将不满1岁的女儿送回300多公里外的兴义老家……每每谈及女儿、谈及丈夫,她抑制不住地声音哽咽,眼中饱含泪花,无限的愧疚之情,愧疚不能陪伴在女儿身边,错过了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
只因她明白,只有兢兢业业地无私奉献,打击犯罪,公正司法,社会环境才会更加和谐……她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好评,展现了新时期女检察官的别样风采,铿锵玫瑰吐芬芳正气,铁面柔情谱为民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