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委政法委按照省委、市委“三查三保”活动要求,及时制定“三查三保”第三项“查保”活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16个部门、明确任务9大方面61类小项,依照工作方案安排,建立工作档案和台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推动“三查三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目前,第三项查保活动中共查摆隐患数387个,列入整改台账问题34个,已整改问题26个,建立长效制度和机制两个。
成立领导组织机构扎实推动“三查三保”开展
一是及时召开了动员会。周口市委政法委书记办公会多次研究,并及时召开全市“三查三保”活动动员会,认真学习贯彻周口市委书记徐光的讲话和全市“三查三保”动员会精神,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二是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海洋负责协调,市委政法委负责综合协调,组织好重点督查和集中督查,并掌握动态,编发简报,推动工作。
三是制定和完善了活动方案。市委政法委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开展“三查三保”活动工作方案》要求,结合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大局和谐稳定方面的实际,制定第三项“查保”活动专项工作方案。
四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市委政法委协调建立开展第三项“查保”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三查三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五是积极开展了先期自查。市直相关参与部门经先期排查,共查摆隐患数387个,各部门在开展排查的同时,积极反思在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增强了开展“三查三保”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明确和细化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六是建立了工作档案和台账。各地各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和矛盾,梳理汇总,拉出问题清单,根据梳理出的问题清单,逐条细化整改措施,逐件明确整改责任,集中时间、力量,推进整改,确保形成具体的、可检查、可量化、可实录的整改成果。目前,列入整改台账问题34个,已整改问题数26个。
七是建章立制工作稳步推进。坚持把整改具体问题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制度规定,抓紧修订完善,确保形成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制度保障体系。目前已建立制度和机制两个。
活动联系实际明确主要做法
(一)持续深化了“五项民生工程”。
一是民生保险。由县(市、区)政府财政出资672万元,对全市农户大牲畜和农机具、电动车、房屋等实施保险。从去年10月份实施以来,全市共报案4263起,已经成功理赔3583起,赔付505.7万元,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专刊介绍,河南法制报、河南电视台《聚焦中原》等媒体作了专题报道。
二是民生项目。4月3日,在西华县召开市委政法工作暨技防建设现场会,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责任,视频监控建设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市级监控平台建设已经完成,市县两级全部实现了联网。
三是民生服务。各县(市、区)认真组织开展了公安干警包村保平安活动,包村干警每月到所包行政村工作至少两天,准确掌握村情民意、治安状况,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督促指导村级治安防范工作。
四是民生热线。各地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广而告之民生监督电话、执法监督电话等,做到了群众有事有处找、有人问、有人管。
五是民生调查。各地注重回访群众办实事,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县级公安机关成立警务调查中心,扎实开展警务调查工作,对重点电话、重点信息、重点人员进行回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行跟踪问效,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积怨,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二)深入推进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一是加强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全市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并整合资源联合办公,配备了18610名人民调解员。
二是坚持定期排查调处制度。市委两办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意见》对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村(社区)每周一排查,乡镇(街道)每半月一排查,县(市、区)每月一排查,重要时段一天一排查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排查情况建立台账,及时研究解决问题。
三是创新了“四个一”信访工作体系。坚持一个原则。即在处理信访稳定问题时,始终坚持“坚守法律政策底线不突破,坚持督促解决问题不欠账,坚决依法处置不手软,坚定有责追究不迁就”的原则,着力在周口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完善一个机制。即坚持和完善了以市县乡三级党政联席信访稳定工作例会和党委统筹联动、层层研判联商、多策并举联处、整合力量联督为主要内容的“一会四联”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联动解决信访稳定问题的合力,促使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就地解决。5月26日,在太康县召开了全市信访稳定工作“一会四联”机制经验交流会,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蒋美兰和市委书记徐光等领导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河南法制报》、河南电视台《聚焦中原》对“一会四联”工作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推行一个方法。即深入推行以一线征求民意、一线排查化解、一线填单走访、一线处访代理、一线包案办理、一线研判会商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切实提高基层解决信访稳定问题的能力,推动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创新一个模式。即创新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的新模式,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办理程序、强化部门责任,对符合条件的信访事项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及时作出依法、客观、公正的复查复核结论,实现信访事项有序终结退出,树立解决信访稳定问题的公信力。
(三)始终保持了严打高压态势。针对不同时期治安形势的特点,全市政法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打防管控专项行动”、“百日追逃会战”、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犯罪等一系列严打密控行动,始终保持了强大的严打声势,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特别是今年6月9日开展集中收戒吸毒人员专项行动以来,全市“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较行动前下降50%左右。始终保持对邪教组织的高压态势,建立了市级教育转化基地,深入推进“无邪教创建”活动,工作经验被省委防范办推广,并被评为全省先进位次。
(四)认真开展了“正风肃纪”回头看活动。7月16日上午,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动员会,在全市政法系统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正风肃纪”回头看活动。主要目标是巩固“从严治警、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成果,着力推进政法部门领导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工作,全面加强全市政法队伍建设。
(五)深入开展了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进一步强化干警执法为民意识,全面推进政法队伍思想作风和执法能力建设。市政法委力促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共公开发布38项爱民实践服务承诺落实。其中市法院承诺办好11件实事,市检察院承诺办好9件实事,市公安局承诺办好10项惠民举措,市司法局承诺办好8件实事。
(六)组织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奖惩。2015年查保活动以来,全市政法综治信访维稳战线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平安是第一环境”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平安周口建设攻坚活动。为了督促各地各部门切实把查保活动的各项工作措施切实落到实处,市综治委、市委政法委组织了9个由处级干部带队的督查组,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各地进行了2次以上的集中督导检查,谢海洋书记每次都亲自听取各督导组情况汇报,并进行认真点评。市综治委及时印发了督查情况通报,对工作扎实有效的,给予通报表扬;对领导不重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对存在突出问题的3个乡镇(街道)给予了重点管理。
狠抓落实,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一是边查边改。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保障民生、服务群众、影响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从具体问题改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等不拖,即查即改、立行立改、边查边改。
二是务求实效。在查保活动中,持续深入开展“五项民生工程”;不断完善“一会四联”信访稳定工作机制等新的工作方法、机制;遵循严的标准,真抓实做,求实求效,真正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和解决问题,全力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三是严格督导。市委政法委作为第三项“查保”活动的牵头单位,将视各地自查情况,适时组织开展重点督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暗访、约谈等多种形式,重点督查各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督促解决整改到位。
四是标本兼治。将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长则建制的要求,既下大功夫解决保障民生、服务群众、影响社会稳定方面的现实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建立长期管用、执行有效的制度机制,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