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惠安边防大队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2015-09-15 18:25  来源:福建长安网

  面朝碧海,背靠大山,位于祖国东南的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无论是夕阳下打渔归来的渔民,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又或者是匆匆忙忙下班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甜甜的笑容。而这些温馨景象的背后,离不开惠安县公安边防大队官兵真诚服务的身影。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后,我们大队党委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党委引领作用,强调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在驻地、群众、官兵中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服务之路。”惠安县公安边防大队政委陈雄华微笑着说。

  倾听:俯下身子纳诤言

  “当前工作中还存在统筹不够,各项事务性工作太多的问题。表面上重视了,但多头重复部署,导致派出所工作繁冗。要进一步改进作风,精减会议和文电,下派工作组到基层时不能再单打一,尽可能地为基层减负。”7月底,在惠安县公安边防大队党委筹备召开的服务型党组织研讨推进会上,来自基层的边防官兵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平时的所听、所感、所遇难题一一摆上台面。

  而从现场党委领导频频振动的笔杆和一页又一页的笔记中可以看出,大家真心实意地在与基层官兵交流沟通,倾听官兵意见建议。当天,就掌握了官兵在学习训练、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大队党委推动解决的5类13个具体问题。

  “结合党委委员挂钩联系基层和组织党委委员带上意见征求表,大家分赴基层一线,放下架子倾听基层民意。”惠安县公安边防大队大队长戴清勇表示,2015年来,该大队党委以阳光党务、创意警务、亲民勤务为着力点,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推进中心工作、服务破解基层难题、服务助力官兵成长”四方面入手,利用走访汇报、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和民主测评等方式广泛征求基层和官兵意见建议。通过与基层官兵“零距离”交流、“面对面” 接触,了解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倾听官兵最关心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党代表工作室和基层联络站,由党代表定期接待来访官兵,虚心接受官兵意见。

  据统计,2015年来,该大队党委委员共深入基层开展走访56人次,收集官兵意见建议和排查问题86个,摸清了实情,解决了困难。

  “倾听民意,目的在于明确方向,让基层反映的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才是高效服务的体现。”陈雄华说。

  创业要实、谋事要实。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同时,惠安县公安边防大队还通过提醒谈话、结对帮扶、质效追踪、奖优罚劣等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党员服务态度敷衍、服务效能不高、服务方法单一等问题,激发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去。

  真心:拉近警民间距离

  9月8日傍晚,在惠安县东岭镇读小学的小林在书架中找了一本平时最喜欢的《青年博览》杂志,津津有味地品读着;不远处,同学小曾坐在椅子上看篮球节目,他的弟弟则在书画台上用水写布练起毛笔字;每天都会来看报的王大爷又步履蹒跚地走过来……“电影快开始了,快把放映机准备一下,今天我们看《智取威虎山》。”惠安东岭边防派出所民警向图书馆内的群众招呼道。

  这是惠安东岭边防派出所爱民固边“警民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里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幕。这个面积上百平方米、藏书上千册、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图书馆,正成为东岭镇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2014年,刚搬迁新址的东岭边防派出所拥有一个面积比原来大三倍的图书室。“村里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连个广场都没有。”在一次走访中,驻地一位老大妈向民警抱怨。这拨动了所里党支部的心弦。能不能结合美丽警营建设,将派出所建设成一个既可办事又能让群众休闲的家园?一经上报,这个想法马上得到惠安县公安边防大队党委赞同,并深入东岭镇进行实地调研。一幅借所内文娱设施帮助驻地提升软实力的图景渐渐浮出水面。

  “所里人本来就少,把群众请进来一同看书、看电影,共享所内齐全的文化设施有助于提高群众的素质,也算是为驻地服务。”东岭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李实笑谈。

  2014年8月,东岭镇政府在该所正式揭牌成立爱民固边“警民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立起常态化对外开放机制。为了丰富图书资源,该所还与辖区荷山中学举行“警校图书馆”共建活动,将学校图书馆内精挑的1500余册图书带到图书室。此外,书墨台、网络电视、网上阅览区、电影院、健身房等也一步步完善。

  “接地气才能有人气,敞开大门不仅让书籍有读者、电视有观众,丰富了东岭镇人民的文化生活,更拉近了警民距离,增强了我们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便民利民的意识。”陈雄华说。

  创新:服务发展更用心

  如今,在4A级景区惠安崇武古城的海岸边、古巷里、城墙下,经常能见到身着橄榄色制服的官兵或骑着自行车巡逻,或手扶平衡巡逻车热情地为游客介绍安全知识……

  面对崇武古城每年近300万游客所带来的消费矛盾、游客溺水、迷路等涉旅警情,崇武边防派出所党支部深刻认识到,游客来了就走,如果因盗窃、商家纠纷等问题给他们带来损害,留下不良印象,那对于崇武古城的旅游业而言,伤害不可弥补。

  为解决这些问题,崇武边防派出所党支部对外取经问道,对内集思广益,最终确定将涵盖维护辖区治安、服务地方经济和群众为一体的“旅游警务”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服务驻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品牌。

  2014年来,该所投入大量资金对古城风景区警务室进行升级改造,并配置1部移动警务车驻停在景区正门,向进出景区的游客宣传治安防范常识、接受游客咨询。同时,成立“自行车骑行巡逻队”并联合大岞女子民兵哨所的女民兵组成“专职徒步巡逻队”,再加上两辆手扶平衡巡逻车,为景区营造“全天候、网络化、地毯式”的巡逻模式,确保景区治安巡逻无死角。崇武边防派出所用自己的创新服务,让治安变好了,游客也笑了。

  “我们要求全体官兵要为群众当好‘服务员’、‘保安员’、‘法制员’和‘宣传员’,力促提高服务水平、群众满意率和执法公信力。”崇武边防派出所教导员罗振华说。

  此外,该所还创新地打破职权藩篱,联合当地工商部门选择景区附近的商贸美食街作为试点,开展打造“平安诚信示范街”活动。对示范街商户的安全指数、硬件条件、经营信誉和卫生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并挂星公示、定期复查,确保示范街商户诚信经营,从源头上减少交易纠纷。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