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春为了不影响工作,白天在家照顾患病妻子,晚上投入整治工作。
3年前,吴淞大桥抢修8个月,上海宝山交警三中队有效保障过往车辆、行人安全有序通行。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守桥人”。3年后,吴淞大桥再次展开为期11个月的大修工程。此次"守桥"任务强度史无前例。作为守桥警务组警长的朱永春向支队提出攻克难题的“金点子”,在实践中有效提高交通疏导效率。另外,他和 “小伙伴”们在承担守桥任务的同时又对绕行线路开展定向整治,从3月至今,成功拦截大货车“闯禁”2980起,查处大货车超载1190起。之所以能胜任如今的“守桥”重任,也是朱永春在交警岗位上忠于职守日积月累所修炼出的过硬功夫。
春哥你也是蛮拼的
2007年从警之初,朱永春就在长江西路江杨南路路口执勤。朱永春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管理口诀——“抓大不放小”。大指的是大货车。由于宝山地区货运交通频繁密集,因此大货车交通违法较为突出。而小指的是无牌电动车。在早晚高峰期间,“一大一小”几乎占据长江/江杨南路口交通参与主体的75%以上。对大货车超载、乱变道他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无牌电动车发现一辆查扣一辆。这样一来,路口秩序不仅得到改善,不少被他处罚过的大货车司机每次见到他都主动出示过磅单说“朱警官,这次没超载。”最让同事们佩服的是他那双“眼睛”。一年之内连续查获被盗轻便两轮摩托车32辆,他经过琢磨总结出“四字查盗法”曾被分局以“朱永春查盗工作法”予以推广,一时间“春哥”成了警队上下无人不晓的“查盗高手”。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就是做事情爱动脑筋。
他总是有许多“灵感”,就拿一线民警使用的发光指挥棒来讲,目前指挥棒疏导交通似乎没有统一标准,动作五花八门,过往司机和行人还弄不明白。于是,他自行摸索了一套指挥棒疏导操,效果很不错。目前,支队正将这套指挥棒操在部分路口进行试点。可谁又曾想到,他又对指挥棒提出了携带不方便的质疑。能不能把直筒改为套筒式,将固定式变为可伸缩式?根据他的提议,中队领导和辖区工业设计创业园区取得联系,按照他的设计方案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了样品。于是,这样一件伸缩式发光指挥棒诞生了。在2015年5月市局团委开展“创新,我们在行动”基层团组织典型案例评比中该项小发明荣获优胜奖,同时还被市局警保部纳入警用装备改革项目之一。
不言放弃的“好汉”
3月初,适逢顾村公园樱花节,当时增援民警朱永春正在沪太路顾北路路口执勤,突然发现路口北向南车道车速突然降了下来,他上前一看,发现一名年轻女子正在路中央哭泣,过往车辆纷纷避让,情况十分危险。朱永春赶紧冲上前去将女子带到路边,他从执勤包内取出一瓶矿泉水递给女子,轻声询问其是否遇到困难,安抚她不要着急。女子称自己刚怀孕,今天和丈夫在顾村公园游玩,中途与丈夫发生口角,一气之下就跑出了公园,路上越想越觉得委屈,一时冲动想要一死了之,让丈夫后悔一辈子。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在朱永春耐心的安抚下,终于让对方渐渐恢复了理智,并主动跟丈夫联系。朱永春的细心劝导引起在场围观群众的称赞。
工作中,朱永春时常帮助有困难的人,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有自己的困扰。2014年9月他的妻子经医检患上乳腺癌,需接受化疗。而此时他们的女儿才刚满三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退缩半步。为了不影响工作,主动向中队领导提出改作夜班民警。白天他照顾妻子,看病抓药,不断地鼓励妻子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晚上他仍继续投入中队查酒驾等整治工作,他和警组民警选择在餐饮场所密集点、餐饮场所出口处、居民社区进口处、区域交界处、支小道路交汇处进行设卡蹲守,按小客必检、急停必检、换人必检、掉头必检的情形开展临检。2015年至今,在他的带领下查获酒驾317起,其中醉酒78起,充分展现宝山交警严打整治的战斗力。同时,在他悉心照料下,妻子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当中队领导上门慰问时劝他有困难尽管提,但他还是那句话“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