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是城市的经络。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城市的跨越前进,离不开交通。福建省漳州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六个行动”中,通过强化市区城区交通环境,使前进的节拍融入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进程,融入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干6个月,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工作部署。
公安交警部门依托道安办、预防办平台,以助推“青运会”为契机,认真落实交通管理行动计划,突出交通违法依法严管,市区城区交通管理不断提升。
规范城区交通设施 优化交通组织建设
各地对辖区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不规范、不连续、不清晰、被遮挡等突出问题认真排查、及时整改,确保符合标准、样式统一、清晰明了。全面排查交通信号灯设置不规范、相位及配时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逐一规范调整,实现信号配时最优化。8月以来,全市交警部门组织开展市区城区交通设施排查,整改标志14处,标线19处,信号灯19 处,停车泊位31处,标志牌11套。规范东立交桥封闭后周边道路交通管制的交通标志设置,增设交通标志牌91面,调整15个路口信号灯配时;排查整改北环城路红旗新村路口交通安全隐患,做好芝山路与凤高路施工路段的交通安保工作,加快北环城路与岱山路交叉口的渠化改造,整改钟法路与南昌路口掉头信号灯与路面标线不符问题。云霄交警部门积极推进城区电子警察及红绿灯建设,龙海交警部门深入省道西港线和省道漳东线等重要路段,开展交通设施基础信息排查工作。
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在对交通违法行为实行常态化整治的基础上,严查市区城区小车变道“加塞”、违停、闯红灯、摩托车、电动车逆向行驶、随意掉头横穿,外地牌照载货三轮摩托车闯禁区行驶、电动三轮车无号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准驾不符、违法载人载物,大功率无牌摩托车飙车扰民、行人“中国式过马路”、翻越护栏等交通违法行为,斩断交通事故根源。
漳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全省“打非治违”三个波次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统一行动,开展“集中整治严重道路交通违法暨“迎青运”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和县域交界处交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交通秩序管理。
加强异地车辆管理 推进防控体系建设
交警部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强化源头管理、严查严处重点交通违法、加强旅游景区的交通管理等手段,做好异地牌照车辆事故防范工作。华安交警大队完善漳平市货运企业的重型货车安装GPS卫星定位装置,把13家运输企业,438辆过境货车纳入中心监控;南靖交警大队对土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旅游车队驾驶人进行“五不两确保”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此外,交警部门在全市主干公路基本建成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构建起科学、严密、有效的定点查控网,公路管控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及时发现查纠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路通行秩序,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目前,列入年度计划的5个公安交警执法站已建成4个,其中诏安深桥执法站7月15日启用,平和福田、南靖靖城和华安西陂执法站8月25日启用。台商区龙仕执法站已开始立项和征地,预计2015年年底完成。
下一步,漳州市交警部门将做好漳州市公安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收尾验收工作,正式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区)全面启动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公安交警执法服务站建设,建立健全配套勤务机制;联合住建、规划等部门对市区交通组织、标志标线、中央隔离、绿化遮挡等再次进行全面摸排,制定整改完善方案,进一步优化漳州市规范城区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组织建设。(王碧云 潘潞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