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文:安保执勤遇险,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2015-09-06 10:11  来源:人民公安报

  安保执勤遇险,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追记牺牲在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安保工作中的黑龙江民警王克文

  9月2日上午,黑龙江肇源大地哀乐低徊,举城同悲。当地公安民警怀着沉痛的心情举行追悼会,深切缅怀社区群众的忠诚卫士、他们的亲密战友王克文。

  8月27日深夜,执行安保任务的王克文盘查可疑车辆时,一辆刹车失灵的超载货车向卡点上的一名辅警疾驰而来。危急时刻,王克文用力将辅警推到路基下面,自己却被货车撞倒,不幸因公牺牲。

  事发后,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孙永波签署厅长令,启动特殊程序为王克文记功。

  追悼会上,黑龙江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晓丹宣读了追记王克文同志一等功的决定。

  “若不是队长用力一推,倒在车轮下的就是我”

  “若不是队长过来用力一推,倒在车轮下的就是我。”提起当晚一幕,辅警何超群满眼泪花。

  为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保工作,大庆市公安机关启动全警全天候巡逻防控模式。8月27日晚,肇源县公安局社区警务一队副队长王克文带领辅警何超群、王强开展夜间巡逻和设卡盘查工作。零时13分许,当他们盘查一辆可疑车辆时,一辆刹车失灵的超载货车向何超群疾驰而来,发现危险的王克文奋力将何超群推至一旁,自己不幸被货车撞倒,壮烈牺牲,年仅50岁。

  “打110不如找王克文快”

  作为一名责任区民警,社区就是王克文的第二个“家”。每天早晨起来,他都要到管区转上一圈;晚饭过后,他也要到管区巡察一番。在辖区里,他走家串户,与居民们谈心,拉家常。遇到矛盾纠纷,他主动上前调解,遇到谁家有点难事,他都要伸手帮一帮。

  从2012年开始,王克文就给自己定了“四个上门”制度:一是节假日上门看望孤老、残疾人、军烈属、困难户;二是上门慰问见义勇为群众,并向其单位发建议奖励函;三是上门送达为群众代办的户口;四是群众之间发生纠纷,主动上门调解。现在他管辖社区的群众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克文,他的手机号成了社区的“110”。

  去年冬天,85岁的辖区居民李某到广场遛弯时摔倒在地,不能动弹,周围的群众要打110报警,正巧王克文的邻居路过,他说:“打110不如找王克文快。”然后他迅速拨通了王克文的手机。3分钟后,王克文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将摔伤的李某带到了医院。

  “他对待百姓、对待工作真诚、敬业,从来不给职业抹黑”

  “我和克文一同工作多年,他对待百姓、对待工作真诚、敬业,从来不给职业抹黑。”县公安局综合室主任张连喜这样评价王克文。

  肇源县城北社区是全县城人口最多、商业网点最集中,人口流动量最大的社区,治安状况十分复杂。王克文接管这个辖区后,时常利用居民休息时间深入辖区入户采集信息,开展人口清查登记,大大地提高了入户登记率。他还绘制了小区楼房平面图,提高了日常应用效率。他带领社区干部开展宣传,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城北社区从过去仅有十几名治安员,发展到现在由安保队员、物业保安、治安积极分子、低保人员等组成的100多人的群防群治队伍。

  接管社区工作6年以来,王克文调解各类纠纷案件500余起,抓获在逃人员8名。辖区6年多没有信访案件发生。

  王克文是全局公认的“数据库”、“活地图”。辖区里哪个单元哪一家姓什么、叫什么,他张口就来。他对工作严格要求,在他所管辖的社区,他的人口核查差错率一直不超过千分之一,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工作质量都在全局名列前茅,得到了上级户政管理部门的赞扬。

  凭着爱岗敬业的态度,王克文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02年7月被黑龙江省公安厅授予“基层基础工作优秀责任区民警”称号;2003年4月被大庆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2007年、2008年两次获得市公安局嘉奖,2013年被大庆市公安局授予全市“推居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荣获大庆市“铁人式公安民警”荣誉,并记个人三等功。

  “我做警察,就图个外表诚实、内心踏实”

  “队长给自己定立了3条铁规,不以权谋私、不吃请受礼、不徇私枉法;他还给家属规定了3个不准,不准替亲戚朋友说情,不准收受别人的财物,不准在外面打他的招牌。”何超群说。

  王克文家庭负担很重,妻子曾做过4次大手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胆结石、糖尿病等疾病,但是王克文从没有因为家庭事情耽误工作。

  多年来,王克文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计其数,救济贫困群众他慷慨解囊从不吝惜,却从未为自己和家人谋一分私利。曾有人企图用金钱开道,想在他的辖区搞违法经营,但都遭到王克文的严辞拒绝。

  “干了这么多年的警察,都没有捞个实惠,一直兢兢业业,你这样干到底图个啥?”一次,有一个好友这样问他。对此,王克文的回答是:“钱多多用,钱少少用。吃尽美味都是盐,穿尽绫罗都是棉。我做警察,就图个外表诚实、内心踏实。”(冯锐 柳玉柱)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