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萍:身患重病坚守岗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易建萍

2015-09-01 09:07  来源:人民公安报

  身患重病坚守岗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追记江西省上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易建萍

  从警35年来,他一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凭着对公安交管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无怨无悔地奋战在交通管理第一线,维护着道路的安全与畅通。2009年,被查出患有胸腺瘤,并引发重症肌无力,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但他依然坚守岗位,用生命守护平安,直到将生命的最后一刻献给他热爱的公安交管工作。他,就是江西省上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易建萍。

  连日坚守,病情恶化被送到医院抢救

  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自8月1日起,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打非治违”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统一行动。作为上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易建萍积极投入其中。从8月1日20时起,他带领20余名民警来到上栗县319国道李畋大道路段,设卡开展夜间统一整治行动。

  8月3日,因连日参加整治行动和值班备勤,易建萍的病痛发作。同事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到萍乡市人民医院救治。第三天,易建萍的病情恶化,呼吸和心跳一度中断,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接下来的几天,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易建萍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8月19日凌晨4时许,易建萍与世长辞,年仅53岁。

  勇斗病魔,“我不能丢下工作”

  因为长年超负荷工作,易建萍加班时经常觉得身体不适。2009年,在一次体检中,他被查出患有胸腺瘤。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易建萍经历了短暂的心理挣扎,但他以超人的毅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决心战胜病魔。

  确诊胸腺瘤后,易建萍曾先后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过5次手术,每次手术后休息时间都不会超过2个星期,身体稍有好转他就立刻返回岗位。大队领导让他在家多休养一段时间,易建萍却说:“穿上这身警服,我的病就全好了。我不能丢下工作,不要把我当成一个病人,我没问题。”

  从此,易建萍与病魔赛跑,在他带病坚持工作的6年时间里,他果真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做过手术的病人,也没有要求大队照顾自己,碰上什么任务就去完成什么任务,而且坚持和同事一起从始至终。

  一心为公,舍“小家”为“大家”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易建萍却总是工作在前、家庭在后。因长期患病,易建萍不得不随身带药。连简单的爬楼梯,50多岁的他都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如雨。“他每天都要吃药,在家里、车上、办公室都放有药品。每天晚上,我都会在家里熬好中药,然后让他带到单位,严重时吃饭都没办法咀嚼,喝水也喝不下去,全身经常没一点力气。”谈到丈夫的病情,妻子王绍云泣不成声。

  “我热爱这份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够感受到乐趣,而且我有责任做好我的工作。”这是易建萍经常对同事说的话。每逢节庆假期,当别人都在享受阖家团圆的欢聚时,他却为了群众的安全出行忙前忙后。2015年“五一”期间,他坚持吃住在大队,每天从6时工作到22时,几乎每天都带队在路面指挥交通、疏导车辆。妻子心疼地对他说:“老易,歇歇吧,都这岁数了。”这时,易建萍总会笑一笑说:“我乐在其中呢,不累!”

  不顾疲劳,为交管事业呕心沥血

  在清溪中队工作期间,由于中队辖区大、民警少,身为中队长的易建萍主动承担起更多的工作。319国道上栗段刚开通时,因为车流量大、交通设施不规范、附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差等原因,交通事故频发。为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易建萍经常白天带领民警在路上巡逻,及时清理路面上的石头等障碍物,晚上又不顾疲劳深入附近居民家中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那段时间,凌晨两三点仍能看到易建萍在忙。累了,他就躺在值班室的沙发上打个盹;饿了,就吃一点方便面充饥。曾经连续三天三夜,易建萍一刻也没有离开,高负荷的工作引发了身体的不适,并且一次比一次疼得厉害,冒冷汗、恶心呕吐……易建萍硬是通过服用止疼药扛了过去。在他的带领下,中队管辖的路段(区域)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交通秩序大幅好转。

  抢险救灾,总是冲在最前面

  2014年5月25日和2015年5月28日上栗县遭遇的两次洪灾中,重病在身的易建萍不顾病痛,第一时间组织警力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并带队对辖区内道路的漫水、坍塌、泥石流路段进行认真排查,累计巡逻200余公里,排查出道路隐患12处,并及时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

  在全县多处交通中断,数条街道、居民住宅和村落顷刻成为汪洋的危急时刻,易建萍带领大队民警迅速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当发现交通繁忙的319国道栗水桥被洪水淹没、可能被冲毁的时候,他顾不上自身安全,立即下车在湍急的洪水中不停地呼喊指挥,疏散人员和车辆。洪灾过后,城区街道上车辆和人流骤增,易建萍来不及休息,强忍饥渴劳累和疾病的折磨,又投入到紧张的交通疏导工作中,确保了城区交通秩序安全通畅。(肖海员 易祥 赖霞)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