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写:

 

  

脚下沾满泥土的检察官

  编者按:今年53岁的潘志荣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已在检察系统工作了近30年的他,是北方漫长边境线上的“边境检察官”之一。30年来,他走羊盘、进毡包,巡访过的牧户3400多个,处理纠纷近百起,踏遍全旗12个乡镇苏木和90%以上的牧场牧点。

  潘志荣同志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在基层农牧区,他走遍全旗77个嘎查和行政村,巡访牧场牧点980多个;达茂旗地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仅牧民就有6600多户,潘志荣走羊盘进毡包,巡访过的牧户约3000多个,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游牧”检察官和脚下沾满泥土的检察官。

  边疆检察官潘志荣—— 把心交给草原人民 

  蒙古语像一把钥匙,为潘志荣打开了草原牧民的心门,但如何才能真正地走进牧民的内心,潘志荣知道,“药引子”靠的是真心换真心。“要想干好工作,就需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脚下的泥越多,离牧民们就越近。”潘志荣的话虽然简单,却是一个检察官扎根基层、立检为公的质朴信条。潘志荣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草原就是个大蒙古包,蒙族、汉族都是一家人!”这也是他的心声详细>>> 

 

  潘志荣:草原上的“多面”检察官

  潘志荣用“双语”办的案件还有很多。2011年,在处理一起蒙古族未成年人抢劫案件时,潘志荣办案全程用的都是蒙语,居然有意外收获。犯罪嫌疑人还主动交代了另一起抢劫案:“因为他用的蒙语,让我感觉没有因为犯错而看不起我,更像是父母和朋友跟我沟通。” 详细>>>

潘志荣:热爱达茂 尽责圆梦

  今年3月,全区蒙古语文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开课,达茂旗检察院54岁的汉族检察官潘志荣同志参加了此次蒙古语翻译培训,这是30年来潘志荣主动争取参加各类蒙语翻译中的一次。在此次培训班上,大多是80后、90后的学员,54岁的潘志荣在其中显得格外惹眼,而他却是最勤奋一个。详细>>>

  最美基层检察官潘志荣  

  “一生为牧民,兢兢业业”是对潘志荣检察官工作三十载的真实写照。达茂旗地处我国北疆,草原广袤,条件艰苦,三十多年来,潘检察官扎根在这里,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牧民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用一颗心,贴近牧民的心,用大爱诠释着“守望相助”的真情。也因此,牧民们亲切的称他为“安达”。详细>>>

检察官潘志荣:草原的“守望者”

这样一个朴实、敦厚的人,他凭借着踏实和坚持,扎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呆便是三十年,竭忠尽智、严谨履职,成为草原的“守望者”,牧民心中的好“安达”。                                                                详细>>>

恐怖袭击造成重大伤亡 世界各国打击恐怖组织

  法国巴黎11月13日晚发生至少6起枪击和3起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29人死亡,352人受伤。“伊斯兰国”宣称对恐怖袭击事件负责。法国对恐怖组织展开了空袭,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法国进入战时状态。经过56天连续顽强作战,新疆打掉一境外极端组织直接指挥的暴恐团伙,除1人投降自首外,其余28名暴徒被全部歼灭。当地时间11月20日,马里巴马科市中心丽笙酒店发生人质劫持事件,袭击者被击毙。造成27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中国公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增加的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详细>>>

陈莉:办案中体现人文关怀

·睢晓鹏:一个非典型法官的“速成”之路

·张铮:不畏病痛但为事业

·杨茂一:900件案子零投诉零错案零上访

                                              >>> 更多

袁凤娟:用爱融化坚冰

·张飚:“维护公平正义的心永远不退休”

·吕景俊:绝不当“甩手掌柜”

·穆合塔拜·沙迪克:幸福像花儿一样

                                              >>> 更多

乌日嘎:服务边陲的口岸女警

·王浩:把爱心接力棒传下去

·张海:行走在追梦路上的年轻人

·张文艺:平凡岗位勤耕耘

                                              >>> 更多

刘素琴:办案敢啃“硬骨头”

·王光生:高墙坚守37年的无悔民警

·张潘:坚信“只要认真万事不难”的“女户籍”

·刘利娟:敢揽事能成事的司法所长

                                              >>> 更多

长安人物周刊:策划/黄海英  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