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河北邯郸:“四三”模式为法治丛台建设提速

2015-08-28 16:17:2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河北法制网 

  “六五”普法启动以来,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坚持以“法律八进”“法治八建”活动为载体 ,突出“三大创新”,抓牢“三个关键”,依托“三大载体”,灵活“三化服务”,构建“四三”模式,全力为法治丛台建设提速。

  “三大创新”  构建“大普法”格局

  突出普法理念创新,镌刻法治信仰。该区坚持创新法治理念,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助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法治精神和法治元素融入各级干部血液中,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在全区逐步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护权益靠法”的良好风尚。

  突出普法制度创新,夯实法治根基。该区从创新普法工作制度入手,重点在“建、查、考”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了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领导干部学法日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和领导班子“述职述法”制度;实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素质考察,以行之有效的普法制度,强化普法工作管理。

  突出动态管理体系创新,凝聚法治合力。该区积极探索实行了普法依法治理动态管理体系,将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实行“三级目标管理”,每季度打分排名,年终汇总排队通报,促使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进行社会管理。

  “三个关键”  增强依法治理能力

  坚持依法决策,实现重大决策“零失误”。为确保行政决策合法性,2014年,该区对原法律顾问团进行了充实优化,先后邀请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50余次,对外经济合同法律把关11次。

  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执法监督“全覆盖”。为进一步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该区重点念好“严管理、管到位,便民众、全公开,明职责、强监督”十八字经,对全区24个部门执法权限、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等六项内容进行全面动态实时公开,确保行政执法管理到位、公开到位、监督到位。

  坚持以点带面,实现基层法治“大创建”。坚持以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基层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经过近年来工作实践,全区法治示范单位已初具规模、各具特色,发挥了很好的法治建设示范引领作用。

  “三大载体”  彰显法治文化特色

  依托网络媒介,普法工作的感染力明显增强。该区利用省司法行政网群丛台站、政务微博、丛台微视等网络平台,以普法动态、涉法热点、新法速递、法治文化为内容,为居民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结合文化特点,法治教育的凝聚力明显增强。该区注重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按照“一地一特色,一处一品牌”原则,建成了丛台法治文化广场、丛台路法治宣传一条街等 “十大法治文化品牌”,实现了法治文化载体建设多样化、特色化和规模化。

  巧借节日契机,法治宣传工作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围绕“12·4”国家宪法日、“3·15”消费者权益日、 “6·16”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重大节日和宣传节点,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组织协调全区普法单位,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化服务”  夯实法治创建成效

  法治服务流动化。该区建立两个“法治流动服务站”,每半月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和人群密集场所开展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各类服务,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监督渠道,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综合管理网格化。扎实开展了“单元式普法、组团式服务、推进依法治区”主题活动,以社区(村)为单元,组建服务团队,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同时,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同时在全区所有133个村居实行“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

  现身说法多样化。组织各涉法部门积极开展 “以案释法”和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邀请审判员、办案民警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开展现身说法,解读近年来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司法案件,使全区广大居民进一步强化了依法、守法、敬法的法治观念。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河北邯郸峰峰政法系统从严从实打造政法队伍
·河北邯郸邯山检方追诉工作取得实效
·河北邯郸检察院严把“三关”做好信访工作
·河北邯郸丛台检察院扎实开展文证审查工作
·河北邯郸“六五”普法亮点纷呈
·河北邯郸召开政府法制理论研讨会

·河北邯郸召开政府法制理论研讨会
·河北邯郸检察院推出“A+B”主辅岗制度
·河北邯郸:政府法律顾问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河北邯郸司法局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
·河北邯郸检察院开展“检察科技信息化”活动
·河北邯郸市经济开发区交警严查交通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