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清晨5:30起,福建省厦门市交警支队桥隧大队、思明分局交警大队、湖里分局交警大队分别出动多组警力,结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部署,开展设卡盘查。截至当天行动结束,共查获涉嫌酒驾、醉驾违法行为34起(酒驾、醉驾各17起)。
其中,桥隧大队查获两名营运大巴驾驶员,现场酒测结果都超过了100mg/100ml,属醉驾。两人据称都是在前一晚喝了酒,车上分别载了近30名乘客。
醉得眼神呆滞 还载着28人要去贵州
8月21日上午7:26,民警在海沧大桥检查站拦下一部车牌号为贵C661**的44座客运大巴。民警正准备询问司机,跟车的人就赶紧出来转移注意。民警发现司机嘴唇发白、浑身通红、两眼发直。一问,果然是前一晚喝酒了。40岁的司机雷某反应迟钝,民警问他什么都是“嗯嗯嗯”地回答。就是这样一个醉汉,居然还打算载着一车28人从厦门前往贵州赤水。
经吹气检测,雷某血液酒精含量达102mg/100ml,达到醉驾标准,目前雷某正在医院接受抽血复核。若被确定属醉驾,除了要被依法吊销驾照、追究刑事责任,雷某这辈子都无法再驾驶营运车辆。
在被交警查获时,雷某自称是从枋湖长途汽车站发车。不过,记者从枋湖长途汽车站所属的厦门特运集团车站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这辆“贵C”牌照的客运大巴并没有在枋湖长途汽车站发车,也没有在该公司管理的湖滨南长途汽车站、梧村长途汽车站等正规车站发车,“可能是在客运站外组客。”
经查,这辆大巴曾在湖滨南长途汽车站排班,但客运线路牌在6月30日已到期,车站不让它进站。据了解,外地客运车辆进入厦门客车站经营,要具备有效的线路牌、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证明、行驶证等证件,还要取得厦门运管部门颁发的进站证,而在站外组客,涉嫌违法。这辆“贵C”牌照客车隶属于贵州一家运输公司,线路牌由贵州方面发放。如果是厦门的客车线路牌过期,就要被暂扣营运证,暂停上路经营。
为隐瞒醉驾 司机跟民警“耍花枪”
当天上午7时许,同样在海沧大桥检查站,一部55座大巴车的司机也被查出涉嫌醉驾。比起雷某的呆滞,42岁的河南籍司机周某山显得“机灵”一些。
在民警提问时,周某山假意回头问别人,避免与民警面对面交谈,但刻意回避的态度,反而令民警更加警惕。进行酒测时,周某山要么用舌头抵住吹气管,要么故意吹一半就停,反复十次才测试成功,酒精浓度竟高达108mg/100ml。周某山一个劲地为自己辩解,一开始说是中暑喝了正气水,后来见掩盖不了,就说是前一晚只喝了两瓶啤酒。醉驾的周某山驾驶一辆55座大巴,载了27名企业员工要从湖里去海沧上班。他被民警送往海沧医院抽血复核,随后交由辖区派出所处理。
客车发车前 未强制司机酒测
记者调查发现,防范酒后驾车多靠大巴司机自觉
如何防范客车司机酒后驾车?客运站和客运公司是否有相关制度和措施?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厦门特运集团车站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客运站和客运公司相互独立,客运站负责客运车辆和司机的证件检查,客运公司则负责本公司驾驶员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根据相关规定,客运站出站检查不包括酒测,但出站检查人员发现司机身上有酒味的话,会立即向司机所在的客运公司报告。
记者从厦门市一些客运公司那里了解到,目前他们并未强制要求客车司机在发车前进行酒测,“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多靠自觉。厦门鹭岛长运公司说,他们十分重视对客车司机的安全教育,几乎每周都会给司机上安全课,还在调度室配备酒精检测仪器,方便司机自己检测,但没有人监督,也不会强制。
厦门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厦门相关企业在车辆和人员管理上做得比较到位,客运大巴司机酒驾事件很少发生,但有业内人士建议,客运公司可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检测司机上班前是否喝酒,一旦发现,用公司内部制度进行严惩,在源头上控制酒驾风险。
宿醉后开车仍能测出酒驾
警方表示酒驾的定义并非仅看饮酒时间,而是根据体内的酒精含量来测定。不论是什么时候喝的酒,只要驾车时体内酒精含量超标就属于酒后驾车。有的司机前一天喝太多,虽然休息了一夜,但没能把体内的酒精分解掉,第二天开车上路仍然可能测出酒驾。
酒醒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对于一些驾驶员来说,即使休息了一个晚上,体内的酒精还可能对驾驶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开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喝了酒,一定要经过充分休息,等到体内酒精分解完恢复正常,才能开车上路。(吴海奎 刘博)
·浙江公安厅开展第二波“打非治违”行动
·广东中山交警开展“打非治违”行动
·云南“打非治违”第一阶段行动取得实效
·福建福安公安开展“打非治违”统一行动
·四川自贡公安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整治活动
·福建莆田交警进行“打非治违”整治行动
·福建莆田交警进行“打非治违”整治行动
·四川眉山开展“打非治违”第二阶段专项整治
·青海各地交警积极开展“打非治违”整治行动
·河北:“打非治违”整治行动首战告捷
·辽宁大连公安开展“打非治违”联合执法行动
·贵州公安“打非治违”统一行动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