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文化天地

生命的温度

2015-08-25 09:30:0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湖南长安网 

  叮铃铃、叮铃铃……。这是今年春节期间的一个晚上,一阵急促的手机铃音打破了家庭团聚的温馨,邓玉兰大姐接通了电话。“邓姐,新年好!大过年的向你打这个电话,真有点过意不去。但现在有患者急需用血,请求得到你的帮助。”原来是娄底市中心血站的求助电话,有病人急需RH阴性O型血,他们四处求助,均无结果,希望她能捐献。RH阴性血型,因其稀有俗称“熊猫血”,临床用血几乎靠临时捐献,捐献者也寥寥无几,春节期间要找捐献者更是难上加难。此时正在外地走亲戚的邓玉兰不假思索便答应了工作人员的请求。救人如救火!年近半百的邓玉兰不顾一切拦下一台的士、焦急地赶到娄底,为急需用血的病人献上自己宝贵的鲜血。邓玉兰大姐加入义务献血者的行列,是源于她的亲身经历。199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邓玉兰被查出患有脑垂体腺瘤,必须立即手术,可当一切条件准备就绪的时候,难题却出现了,原来邓玉兰血属于RH阴性O型,湖南血库没有这种血、国内血库也没有这种血,手术被迫取消。生命的小船只得暂时搁浅。后来医生给她一个建议,让她自己给自己献血。身体已经很虚弱的邓玉兰只得接受现实,从体内抽出500毫升的血液,调养一个月之后,才实施开颅手术。2005年,邓玉兰的身体再度告急,因大出血而送医院治疗,和上次一样,仍然是无血可用,而她的身体却不允许再次为自己输血了。靠着顽强的毅力,在和病魔进行殊死的搏斗后,邓玉兰终于战胜了病魔。这两次的经历,让邓玉兰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脆弱,自2011年开始,她自觉地加入了献血者的行列。除了每年参加单位组织的献血外,她还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对临时邀约献血来者不拒,成了一个拯救生命的“活血库”。

  洁白无瑕,温润如玉。邓玉兰大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亲切的人,满脸微笑,说话细声细语,温和近人。但是,作为一名从事检察工作27年的资深检察官,邓玉兰大姐有着检察人的铁骨和柔情。1988年湘潭大学毕业后,邓大姐被分配到我院工作,历任院公诉科副科长、政工科副科长、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研究室主任。她承办过许多疑难复杂且影响较大、倍受舆论关注的案件。27年来,邓玉兰所承办的500多件案子,保持着“四无”纪录,即无错案、无超期案、无违法违纪案、无被举报或投诉案。她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岗位建功明星”。

  2013年,在全市创先争优作风建设中,邓玉兰选定了十位陌生的学生家长作为联系对象,杨市镇皮家村毛细莲因有一个身有残疾的儿子,本人也没有稳定收入,而成为她最为关注的一个。第一次与毛细莲的电话联系,邓玉兰明显感到她的敷衍。但邓玉兰没有气馁。接下来的两星期,邓玉兰多次打电话联系毛细莲,与她聊孩子、聊工作,慢慢地,毛细莲的心与她近了,有事没事主动打电话给她了。为了孩子,毛细莲一直没有去外地打工,她在本地找一些零工做。最近,她在离家不远的一个麻辣厂找了一份工作。第一天上班,就遭遇加夜班,初来咋到的她,业务自然没有别人熟练,也不懂厂里的规定,当做到夜深的时候,车间里有人拿手头的麻辣食物充饥,看到自己的进度落后于别人,毛细莲舍不得花时间去拿东西吃,她只顾赶自己的货,待到下班之时,才觉得饥肠辘辘,便拿了两小包麻辣食物,想在下班路上充充饥,不料被门卫发现,当她向门卫说明情况后,门卫说第一次原谅她算了,但过了几天,毛细莲吃惊地发现,在厂里的通告栏里,赫然公示着厂里对她的处罚决定:毛细莲因偷拿厂里的物品,处以100元罚款。毛细莲无法接受这样的处理,当初不懂规定,你罚款也就罢了,还要以公示的形式来让她难堪,她不想忍气吞声地在这里做了,但她担心这一走人,厂里会克扣她的工资,半个月的辛劳就打了水漂,便打电话来咨询邓玉兰。邓玉兰耐心地向她讲了如何办理辞职的事,并安慰她,只要按程序办事,没人敢克扣她的工资。毛细莲按照邓玉兰的指点,顺利地解决辞职和工资的事。

  在与群众的接触中,邓玉兰很有感触:与群众感情的拉近,不一定得讲多少大道理,得带去多少资金,其实群众最在乎的还是感情。感情的纽带是什么?或许是一句真心的问候;或许是你耐心的倾听,小小的建议;或许是你不带施舍意味的扶持…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其厚度和温度,我们的人生经历决定了我们生命的厚度,而我们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则决定了我们生命的温度。一个积极而乐观的人生,是一个有温度的人生,他能感染、鼓舞和温暖他人,像阳光一样照射进他人的生命。(卢卫青)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