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云南保山公安局创新五体系建设人民满意公安

2015-08-24 11:36:1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云南长安网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公安局深入贯彻《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坚持“警务围绕问题转、基层围绕百姓转、机关围绕基层转”的工作理念,把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评价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更多地用群众的眼光审视和考量社会治安,更多地用群众的感受来抓好公安工作,全面实施问题导向、民意引领的警务改革,探索走出一条独具保山特色的公安改革发展之路。

  创新警务考核体系,创建“民意评警”机制

  把群众满意作为警务工作的第一标准,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导向作用。

  其一,考核内容突出“民意评价”。对考核取向实施重构性调整,制定民意评比重占51%的综合考核办法,将决定考核成效的关键,由业务数据指标向辖区群众真实感受评价转变。

  其二,考核过程突出问题整改和“奖优罚劣”。实行年度综合排名,一方面,充分激发基层所队和民警主动参与改革创新的首创性积极性,对名列全市前六名的派出所记集体三等功一次,所长在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另一方面,对考核、回访工作中发现或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督办、落实整改,对排名末三位的派出所及所长通报批评,取消年度综合评比先进和立功受奖资格。

  创新警务指挥体系,创建“一级接警”机制

  为切实解决指挥层级多、出警速度慢、群众不满意等问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扁平化指挥体系,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其一,调整接警职能。整合市、区两级接、处警力量、装备资源,由市局全面履行一级接警职能,直接受理保山中心城区和2个工业园区、1个旅游度假区的群众报警、求助。

  其二,改进处警模式。建立市局指挥中心至各县基层所队纵向到底的调度机制。按照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分布,科学划分1、3、5分钟三类核心处置区域。打破警种职能壁垒,对中心城区交警、特警、巡警等处警单元进行GPS定位,直接指挥就近民警先期处置报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处警速度。

  其三,全程动态跟踪。所有处警单位到达案(事)发现场第一时间落实警情现场回告,发生紧急情况实时反馈,出警结束及时回告处置结果。市局指挥中心根据GPS定位准确掌握处警单位运行轨迹,综合接警、现场回告等情况,对重大案情及时调集技术、情报等部门同步上案,切实提高处警质量和效率,实现快速处警、精准处警。

  创新勤务运行模式,创建“网格巡逻防控”机制

  盘活现有巡防警力资源,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全力提高街面见警率,科学调整勤务模式,努力实现社会面巡防“警力无增长改善”。

  其一,警种合成。整合特警、巡警、武警等巡防警力,组建8个机动作战单元,负责重点部位常态化定点警戒;组建25个交通巡逻警组,负责中心城区25条街道常态化巡逻;8个巡逻中队分片负责,整体联动,开展治安防范,第一时间处置各种突发警情。目前,以形成以机动作战单元为点,以交通巡警组为线,以巡逻中队为面,警种优势互补、协作无缝衔接的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

  其二,职能部门合作。针对流浪人员收容难、受伤人员送医难等问题,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社会联动机制,构建全市一体化社会联动体系。

  其三,技术合成。建立交警、治安视频监控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交警在抓拍交通违章过程中发现治发警情,及时通报指挥中心调警处置。充分整合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全面链接社会群体安装建设的视控监控系统,更好地开展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工作。

  创新情报研判机制,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

  集中发挥专业优势,突出情报综合研判,促成警种合成作战,积极构建情报信息主导的现代警务工作机制,实现情报主导、精确制导。

  其一,整合资源。成立市公安局情报研判中心,抽调市局指挥中心、刑侦、技侦、网安等警种,以及各分县局相关部门人员,开放现行在用的所有系统平台使用权限,最大限度地整合全市公安信息、人才、技术手段资源,实行集中办公、24小时值班。

  其二,深度研判。以县区为单位,分组作业、集中研判,实行刑事警情与110接警同步上案分析,制定从案到人、人到案、案到案、物到案、线索到案的5种案件分析研判流程,立足实战需要开展情报研判,推动警务工作扁平化运行、多警种合成作战。

  其三,突出重点。对全市现行案件、重大犯罪线索和重点高危人员、人群进行专业研判,形成战略性、行动性、精准性情报产品,为公安机关决策提供依据,为基层“打、防、管、控”提供工作方向,实现精准打击犯罪。

  创新交通管理体制,构建“大交管”工作格局

  以改革创新基层交管工作体制机制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中心城区秩序混乱、重点道路事故高发、农村道路失控漏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其一,着力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增设公安派出所交警中队,调整各县区交警大队职能,构建“以城区为点、以高速公路和重点道路为线、以广大农村地区为面,点、线、面无缝衔接”的管理格局。以保山中心城区深度发展和城市综合整治为契机,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基层设施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建立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交管工作机制。

  其二,着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在全市城区推动以“交通安全理念、交通安全制度、交通文明行为养成、交通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了“广播有声音、道路有标牌、场所有橱窗、巷道有壁画、会议有宣讲、表演有节目、处处有标语、群众有认识、城乡全覆盖”的交通安全宣传效果。

  其三,着力便民利民服务。启动集车检、驾培、考训及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机动车驾驶人考训中心建设,先后建成昌宁、腾冲、龙陵3个县级机动车检测站,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考试难、检测难、审验难、落户难”等问题;联合市保险行业协会和各保险公司,建立协调机制,在中心城区设置4个“快处快赔”服务站点,推出“事故自助处理系统”,为群众快调理赔搭建“快速通道”,有效破解事故处理“四难”问题;联合基层法院共建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交通事故处理诉调对接”工作站,将行政、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整合警力资源,变协管员为“人民调解员”,开展轻微交通事故现场调解;依托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和保险行业协会,在行政村(社区)选聘188名交通安全员,全面参与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违法劝导,提供车驾业务代办、交通事故协理和保险代理等服务。(张丙海)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云南保山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综治维稳工作先进市
·云南保山政法委书记:深入治理“为官不为”问题
·云南保山政法委“四严格四坚持”抓廉政建设
·云南保山创新举措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
·云南保山:“6+1”模式半年精准法援服务2410件
·云南保山政法委六举措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云南保山政法委六举措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云南保山政法委:六剂“处方”实施精准扶贫
·云南保山:“六必谈”促推爱民固边成果宣传
·云南保山:“四动四好”推进专题教育
·云南保山交警护航南方丝路商贸旅游节
·云南保山:“五严”确保南博会期间社会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