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王海军,1976年4月生。山西省检察院民行处助理检察员。曾荣获山西省检察院三等功,“全省民行检察业务尖子”等荣誉。2014年11月,在首届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中,王海军以排名第五的优异成绩,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标兵”荣誉称号,并获得“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优秀文书制作奖”。
1999年,王海军大学毕业后来到山西省检察院民行检察处工作,在民行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6年。16年里,他对民行工作始终不厌倦不懈怠,办案有一股执着劲儿,提升业务有一股钻研劲儿,对群众需求有一股认真劲儿。正因为如此,不少人都称他为“一个会用劲儿的民行老兵”。
办案有一股执着劲儿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是检察机关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王海军在民行检察处一干就是16年,共办理各类民事行政申诉案件700余件,所办理的申诉案件改判率达70%。
2012年,在办理一起某残疾人企业与银行的票据纠纷申诉案中,王海军反复阅卷,认真研究相关司法解释,认为一审二审判决认定银行不承担责任不妥当。此案抗诉至山西省高级法院再审,法院也因内部意见不统一而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那天,王海军作为检察机关的案件承办人参与会议,个头不高,嗓门不大的他“舌战群儒”,代表检察机关充分发表抗诉意见及依据,获得与会委员的一致同意。该案最终获改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提升业务有一股钻研劲儿
“舌战群儒”背后靠的不只是胆量,更是过硬的业务能力。“爱学习、爱钻研、不张扬也不闲着。”这是王海军的领导和同事们对他最深的印象。“办理的抗诉案件适用法律精准,法律文书论理充分,逻辑清晰,不改判都不行。”不少和王海军有过业务接触的法官也由衷地佩服他。对这些夸奖,王海军这样回应,“民行检察工作涉及社会生活领域广,调整的法律关系很多,法律条文更新快,不与时俱进怎么行。”这些年,作为部门的中坚力量,王海军承办了一大批疑难复杂案件。
大宁堂药业有限公司申诉案,是山西省检察院办理的首例提请最高检抗诉的知识产权案,案件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王海军起草的审查案件报告中的抗诉理由全部被最高检采纳,依法向最高法提出抗诉;被认为是没有抗点的卢某申诉案是山西省检察院向该省法院发出的首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王海军所提建议被该院再审时全部采纳,并予以改判,该案后来入选最高检首届优秀案例……
对群众需求有一股认真劲儿
“对我们来说只是分内的工作,但对老百姓来说就可能是天大的事,如果不是受到冤屈,他们也不会花那么大精力来打官司,我们的工作就是尽最大努力还百姓一个公平”。王海军评价民行工作时如是说。
由于工作负责,人又亲切,王海军有时会被控申部门的同事请到接访窗口,为群众答疑解惑,对不符合抗诉条件的当事人做工作。他总是面带笑容,不厌其烦,与来访者并排而坐,促膝而谈,耐心地听对方倾诉,细致地解释法律的具体规定,一些老上访户多年的心结最终在王海军娓娓道来的话语中化解。
闲暇时,王海军习惯把以前办过的案子翻出来再琢磨,就像把玩一件件稀世珍品:“当初如果不是这么处理,后果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当初要是这么处理,效果可能会更好……”他渴望“每办一起案子就要有一次升华”。
2014年11月,最高检举办首届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王海军由于理论功底深厚,业务能力扎实,被选拔为山西省的参赛选手。平时很低调的王海军在比赛现场表现很突出,以“案件审查与文书制作”单项比赛第二名的成绩获得“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优秀文书制作奖”,并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标兵”称号。(刘文晖)
·山西检察院推进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
·山西检察院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司改全程
·山西检察院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报告获肯定
·山西检察院:规范司法"面对面"说问题出点子
·山西检察院领导调研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山西检察院:深入推进“六权治本”工作
·山西检察院:深入推进“六权治本”工作
·山西检察院将推行主任检察官负责制
·山西检察院规范检察机关政府采购行为
·山西检察院:着力解决基层有令不行问题
·山西检察院2014年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4件17人
·山西检察院:以整改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