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青岛中院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2015-08-24 08:41:2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诉调对接有桥梁 纠纷化解有平台

  山东青岛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侧记

  图为青岛中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导诉员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引。时满鑫 摄

  “请问您要办什么事啊?”来自山东省莱西市的当事人张连刚刚走过安检门,就听到了导诉员悦耳的声音。此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明确规定,院里新进人员在诉讼服务中心轮流担任导诉员,进行必要的诉讼指引和法律宣传。这天是导诉员朱甜甜值班的第三天。

  2014年以来,青岛中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遵循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原则,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为当事人提供贯穿“立审执”全过程的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

  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化

  近日,为一起离婚诉讼申请再审的事,胶州市的沈老先生就赶到了青岛中院。“老师傅,您来得真早啊。大热天的,快屋里坐。”看到了沈老先生,该院值班法警对他说。“这么早就开门了,不用在外面等,真好!”沈老先生说。

  原来,考虑到许多当事人怕路上耽误时间很早就赶到法院,为免去当事人等候时风吹日晒之苦,青岛中院在安检口外专门建了一个休息室,里面提供桌椅和饮用水,供早来的当事人休息等候。

  诉讼服务中心要方便群众诉讼,是青岛中院在改造原有诉讼服务大厅时坚持的第一原则。新的诉讼服务中心占地800余平方米,设置了立案大厅、信访接待大厅和便民服务大厅三个功能区。立案大厅承担登记立案、预约立案、诉前调解、司法救助、诉讼收费、申请再审材料收取等职能。信访接待大厅负责信访接待、判后答疑、律师申诉代理值班、受理举报投诉建议等。目前,有三个律所已进驻大厅轮流值班。为了保证接待大厅的秩序,保护信访人隐私,接待大厅开辟了单独的律师申诉代理房间。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已经通过律师协助息诉罢访30件次。

  在便民服务大厅,每天都安排一名一线法官和综合部门工作人员“双值班”,负责诉讼程序咨询、法律释明、案件查询、联系法官、材料收转、文书送达、材料复印等服务。诉讼服务中心切实做到了办事有人引、咨询有人答、查询有人办、材料有人收、法官有人找、电话有人接,把便民利民落到了实处。

  诉调对接多元化

  “我这个案子,一审法院判保险公司赔我25.6万元,保险公司不服上诉到青岛中院。中院委托保险纠纷调解中心调解,调解员非常熟悉保险业务,把我们叫到一起,一次就把案子调解了。保险公司赔了我24.6万元,很快就给我打到了账户上。”一起保险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刘女士对记者说。

  作为全国的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试点法院,自2013年开始,青岛中院就与青岛保监局建立了对接机制,充分发挥保险监管机构及保险行业协会的专业化优势,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保险纠纷调解办公室,每周三、五有专业调解员现场办公,为保险纠纷当事人提供诉讼外的新的纠纷解决渠道。截至日前,共受理调解案件789件,达成调解协议或和解513件,调解成功率达65%,调解后履行率达100%。

  诉讼服务中心是纠纷进入法院前的化解中心,这是该中心所承担的新功能——诉调对接功能,力争以最便捷高效的方式化解纠纷,使纠纷化解在诉前。青岛中院协调有关行业协会、商事组织、仲裁、行政等单位和部门进驻帮助调解,并设立专门的诉前引导窗口,不同职能的调解室,安排专人做好纠纷解决程序引导、诉前指导服务,力求满足各类需求。

  对适合调解的案件,积极开展诉讼辅导,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的,委派相关组织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将纠纷化解在立案前。青岛全市法院今年以来在立案前调处民事纠纷近4000起,调解率达80%。

  纠纷解决平台化

  诉讼服务中心是法院推进多元纠纷解决的重要场所,也是纠纷从发生到发展再到化解这一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青岛中院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办、法院推动”的多元纠纷解决思路,以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在构建诉讼服务中心纠纷化解平台的同时,还努力打造起三个纠纷化解平台。

  打造社会网格化纠纷化解平台,将法院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置于政府网格化管理体系中,利用派出法庭、巡回法庭、便民诉讼联系点身在基层的优势,努力实现法院与基层网格的“无缝对接”,实现法庭法官与基层调解员沟通无障碍、指导“面对面”。胶州、黄岛、即墨的“网格员”及平度的“和事佬”平均调解率都超过60%,使大量争议不大的纠纷在基层网格内消解,努力实现纠纷不出村庄、不出社区。

  打造区域性综合一站式纠纷化解平台,推动各区市建设综合性一站式调解中心,派驻法官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社会组织调解、行政调解、仲裁、司法调解等调解力量集中在一个大厅,集中解决各类纠纷,努力使纠纷不出当地县市。目前,辖区有4个区市的一站式调解中心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

  打造诉讼期间纠纷化解平台,对进入法院的案件,构建人民调解组织、社团行业组织、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其他行政机关等五大类调解机制,合力实现案结事了。3年来,青岛法院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调撤率达57.6%,医疗纠纷案件调撤率达46.2%,劳动争议案件调撤率由3年前的18.6%上升到49%。全市法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赔偿兑现率达95%以上。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整合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质效,对当事人的需求做到响应有机制、应对有办法,使诉讼服务中心成为展现人民法院优良作风的窗口,成为当事人解纷止争的平台。”青岛中院院长祝华在检查诉讼服务中心工作时说。(王洪坚 时满鑫)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山东青岛中院构建残疾人维权联动机制
·山东青岛中院:司法网拍增加标的物影像资料
·山东青岛中院推进立案登记制度改革
·山东青岛中院:多方联动推进社会治理
·山东青岛中院成立首个知识产权巡回法庭
·山东青岛中院陪审员管理步入“指尖时代”

·山东青岛中院陪审员管理步入“指尖时代”
·山东青岛中院成功办理涉外司法协助案
·山东青岛中院探索建立电子邮件送达制度调查
·山东青岛中院司法建议促进银行提高服务质量
·山东青岛中院规范委托司法鉴定
·山东青岛中院用电子邮件调解商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