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才调研重庆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时强调
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保护创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到重庆市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调研时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提供动态、透明、便捷的司法服务,依法打击和惩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保护创新。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市领导凌月明、张鸣,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一同调研。
孙政才来到法庭诉讼服务中心,详细了解法庭管辖范围、法官配备、案件审理以及实行专家陪审员制度等情况,实地察看立案大厅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数字化法庭同步录音录像和远程同步视频系统,现场观摩具有知识产权专业审理特色的证据分屏展示系统,详细询问信息化建设服务诉讼等工作,并就司法改革与法庭干警进行交流,了解干警对人员分类改革等工作的看法。
孙政才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专利纠纷案件呈现增长趋势,反映出技术创新更趋活跃,权利人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专门法庭作用发挥进一步凸显。法庭成立一年多来审结1500余件案件,开展多项有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工作,有效发挥了司法保护创新、激励创新的积极作用。孙政才要求,重庆高院要高度重视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根据案件类型和数量情况适当扩大法庭规模,不断提高司法审判和服务质量,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保护创新,让法庭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要积极研究知识产权与资本市场相结合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孙政才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重庆法院要坚持正确导向,遵循司法规律,在中央统一部署下,紧密结合重庆实际,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分类管理,加强职业保障,破解体制机制问题,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4年1月,重庆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设立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2月24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法庭正式挂牌成立并对外受理案件。法庭的设立是重庆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方面进行机制创新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是重庆法院服务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服务重庆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务实举措。法庭按照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标准从全市法院选配法官,现有法官5人,均是法学硕士以上学历,外语六级以上水平。根据法庭运行情况和案件审理需要,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目前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具有专利权纠纷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庭。(陈小康)
·重庆开展大比武锻造优秀社区民警
·重庆长寿司法局打造12348法律服务平台
·重庆警方启动整治套牌假牌车辆统一行动
·重庆司法局要求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重庆破非法集资案137起挽损29亿余元
·重庆公安开展打击整治非法集资工作
·重庆公安开展打击整治非法集资工作
·重庆一中院“微”形式创新廉政教育
·重庆酉阳举办首届检察官律师辩论赛
·重庆沙坪坝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主题活动
·重庆四中院确保院领导办案不走过场
·重庆全市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