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源有很多头衔,“杨检、杨局长、杨书记、杨队长……”然而这诸多的头衔中,只有“杨队长”比较符合实际,因为他曾兼任过法警队长。其他的头衔,都是长期办案中老百姓们给他“任命”的,尽管他一再表明自己就是检察院反贪局一名普通侦查员,但老百姓们总觉得他那是自谦,还是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杨雪源后来也就听之任之了。
杨雪源原本是一名医生,医校毕业后就进了乡镇卫生院工作,199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检察院招考,杨雪源进门就当法医。因为当时检察院人员编制少,他还兼任了法警队长一职,还因为早年谢顶,初到检察院的杨雪源很早就被尊为“老杨”。
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老杨还要时常配合反贪干警外出调查取证。时间长了,老杨逐渐对办案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每当案件查办遇到困难时,他总能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思路,别说,还真是一用即灵。于是,大伙儿笑说“这把手术刀,还真不赖!”自此,老杨又多了“手术刀”这个外号。
后来部门人员调整,老杨正式被调入反贪局工作。尽管已经有了四年多非正式的反贪工作经历,然而毕竟是“半路出家”。一年多的正式历练后,老杨俨然一名侦查老兵,讯(询)问思路清晰,调查取证方向明确、快捷高效,发现案件、突破案件的能力和局里的老侦查们不相上下。同事们打趣:“这把刀,还真快!”
天下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尽管老杨在工作中一贯细心严谨,但他还是“摊上了事”。有一次,反贪局长收到了一封举报某村支书周某贪污征地补偿款、农资补贴的实名举报信。周某所在地是回民聚居区,前两年因连续查办几个村干部贪污惠农补贴案件,导致不同家族间心生嫌隙,经办案人员反复做工作,彼此才消除芥蒂。“这个线索,务必得一个办案水平高,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警去办才行!”局长拿着举报材料,细细思忖着:“老杨!论综合能力,就是他了。”
接受任务后,老杨迅速展开初查工作,然而几日后“麻烦”就来了,因为入户调查的过程中,举报人邹某几乎形影不离,甚至还要求老杨在他“圈定”的住户范围内调查取证,问什么、怎么问,都得按照他的意思来。这哪能行?这还叫办案吗!老杨回绝了举报人的“美意”。一周后,上级院要求暂停老杨的办案工作,因为有人举报老杨在办案中包庇、袒护被举报人,还涉嫌收受巨额贿赂。
这都是什么事儿嘛!同事们纷纷为老杨抱不平。“没啥!清者自清”,老杨淡然道:“不过这被冤枉可比受到死亡威胁憋气得多呀!”说到这,同事们反倒被老杨逗乐了。一年前,老杨在立案侦查倪某涉嫌贪污一案时,托人说情无果的倪某给老杨撂了狠话,如果老杨一查到底,即便给他判个十年八年的,出来了也要拿老杨身上一件东西。但最终,老杨还是把案子给办结了,倪某也应他所言,进了号子。公诉部门提讯倪某时,倪某却已经“服了软”,还让公诉干警代他向老杨道个歉。
话说回来,过了几个月,周某涉嫌贪污的线索初查终结,不予立案。在这之前,关于匿名举报老杨包庇、袒护被举报人,收受贿赂的调查也有了结果——查无实据,空穴来风!
这把刀,不仅干净,还很有韧性,宁折不弯!
2008年,中宁县检察院查办该县某乡书记马某等人涉嫌贪污一案。因嫌疑人相互串供,案件一时陷入僵局。老杨提出放弃正面进攻展开迂回攻势。对案件已不抱希望的承办人小贺和老杨连夜赶到了同案犯马小某家,两人翻遍了马小某手头所有的单据、白条,却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怎么办?饥肠辘辘的小贺更显得心灰意冷了。“卜(不)慌,我再瞭瞭”,老杨又把一堆收条铺在桌子上,细细琢磨。“小贺,你看看这两张收条,再看看日期,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老杨指着其中的两张收条低声说道。“呀,这两张收条用的是同一张纸啊!”小贺来了精神。两张收条头尾对调,拼接起来严丝合缝,关键是两张收条的落款时间跨度在一年以上,造假嫌疑极大!案件突破,马某、马小某等四人交代了他们贪污农资补贴、退耕还林补助款并串供做假账的事实。
这把刀,精准!
从事反贪工作12年多来,老杨共承办贪污贿赂案件近40件,有将处级干部拉下马的辉煌战绩,也有被人诬陷时的无奈与苦楚!而今,虽已五十有二,但他仍然奋战在反贪第一线,发挥着一名侦查老兵的传帮带作用。取证路上,依旧可见他匆忙的身影,讯问室里,仍然可闻他严谨而有力的发问……这把刀,虽老,不钝!(何少龙)
·武警宁夏总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纪实
·宁夏吴忠检察院举行控告申诉办案能力竞赛
·宁夏石嘴山设立劳动法庭解决职工维权新问题
·宁夏出台意见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问题
·宁夏检察院依法对贾奋强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宁夏政法委:要着力解决司改重点难点问题
·宁夏政法委:要着力解决司改重点难点问题
·宁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宁夏政法委:发挥职能优势 推进自治区建设
·宁夏检察机关:全面推进刑事执行检察工作
·宁夏青铜峡检察院多举措编织廉政预防网
·宁夏检察机关:全面推进刑事执行检察工作